市检一分院未检处坚持整体预防工作思路 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本网讯:近年来,一分院未检处立足检察职能,将案件办理与犯罪预防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预防、减少未成人违法犯罪的新思路、新方法,依托“开微博、走社区、进学校”系列普法教育活动,全面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立体化格局。2014年以来,共开展专题讲座、课堂教学、模拟法庭等各类普法活动十余次,受众人员达数千人,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坚持整体普法教育工作思路,构筑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立体化格局。一分院未检处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普法教育的工作思路,确保普法受众群体全面覆盖,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会化工程。一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普法宣传活动。高度重视校园普法活动对青少年学生个体预防的作用意义,把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与维护青少年学生合法权益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在景山学校、人大附中等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以“阳光少年,与法同行”为主题的大型校园普法教育系列活动;派员担任辖区内中小学校法的制副校长,把开展校园普法工作作为锻炼未检干警、联系社会的有效途径,推进校园普法宣传工作常态化,引导、保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二是举办针对为未成年人家长的社区法制课堂。针对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的现状,将家庭预防视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格局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搭建司法机关与家庭共同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平台,增强家长的法制观念和监护责任意识,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如,未检处在永东北小区、久筑小区等所辖社区开展了以“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预防”为主题的家长法制课堂,从家庭预防层面为未成年人筑牢青春防线。三是联系法院、媒体等社会力量形成预防合力。注重“政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资源整合,拓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如,与一中院少年庭建立合作关系,检法携手,共同进行相关法制活动,形成未成年犯罪预防的保护合力;又如,未检干警进直播间传播预防理念,开通官方微博进行网上普法,举办未检新闻发布会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理念。
二、严格规范普法宣传资料库质量,保障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最大化效果。为确保每一次犯罪预防活动内容规范、形式灵活,他们形成“四个一”为主的活动保障,通过不断规范、充实普法宣传资料库保障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取得最大化效果:一是设计一套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对象的不同,制作《校园普法调查问卷》及《社区普法调查问卷》,合理设计能够反映未成年人思想行为和法制普及状况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定群体的犯罪预防工作。如,针对近年来职高生犯罪多发的趋势,他们向本市数百名职高生发出调查问卷并取得良好反馈效果,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成的《北京市职业高中生犯罪调查报告》荣获中国法学会三等奖。二是编制一本犯罪预防手册。他们与一中法少年庭通力合作,共同编制完成了以“阳光少年,快乐人生”为主题的《青少年预防犯罪手册》,该手册内容涵盖故意伤害、抢劫、寻衅滋事、盗窃等十余个校园典型案例及相应漫画,且每个案例后面附有解析、寄语和法条小贴士,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三是拍摄一部微电影。今年上半年,未检处干警参与拍摄了以《青春有点痛》命名的微电影,内容学生在校园内因为误会引发伤害案件,经过检察官的帮教以及从轻处理后重返校园、步入正轨的故事。该电影在相关学校配合播放,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四是刻录一张备份光盘。为了整合总结、分享资源,他们将历年来预防工作的课件、视频、照片、调查数据等资料集结汇总到一张光盘,形成综合资料备份库,实现普法宣传经验的交流和传承,确保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连续开展。
三、积极拓展普法宣传新理念,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综合水平。注重不断更新普法思维理念,从以往单纯进行法律知识传播,转变为培育法治思维观念、促进法治行为养成。一是创新普法思维,推行体验式普法。坚持将灌输式普法转变为体验式普法,通过问答互动、现场测试、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切实增强普法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的感染力。如,他们积极组织并指导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翠微小学等多所学校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法律程序及法治思维的深层认知。其中,一分院指导翠微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荣获北京市中小学校园模拟法庭大赛一等奖。二是创新普法内容,推行个性化普法。结合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及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将普法对象科学划分为14岁以下,14岁以上16岁以下,16岁以上18岁以下三个类别,并根据类别划分有针对性地安排普法内容,在目标效果上分别对应“知法、懂法、守法”三个梯度。在做好基本普法的同时,适当引入生命教育、矛盾纠纷应对、同龄群体辨识、择友价值判断等相关内容,摆脱传统校园普法教育“就法论法”的僵化模式,注重提升普法对象的综合安全素养。三是创新普法载体,推行趣味性普法。编制、发放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法律读物,将普法教育的触角由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生活,使普法活动从“有意义”变得“有趣味”,切实增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如,他们先后向翠微小学、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人大附中的数百名学生发放了《呼噜噜与独角兽的幸福生活》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法制宣传读物,通过找准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兴趣点,进一步拓展犯罪预防空间。四是创新普法机制,推行规范普法。注重总结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形成规范。他们在开展校园普法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效果评估,不断探索和总结校园普法活动应遵循的相关原则、内容安排、活动形式及开展程序等经验做法,并使之上升为工作规范,制定了《关于开展校园法制教育活动的规定》,力求形成内容结构合理、宣传效果明显的校园法制教育模式。
稿件来源:市检一分院宣传处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