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追思 永远铭记
《生命》追思会现场 ( 易苏辉 摄)
本网讯(记者:易苏辉)2016年3月26日,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北京解剖学会在北京市长青园骨灰林内的《生命》纪念碑前,联合举办具有特殊意义的集体扫墓活动——“《生命》
北京解剖学会建立自愿捐献遗体纪念日倡议百人签名 ( 易苏辉 摄)
上午10时整,庄严、肃穆的“《生命》追思”仪式正式开始。首先,各界代表向《生命》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和鲜花,向志愿捐献遗体者默哀致敬。
参加追思会各高校学生代表 (易苏辉 摄)
随后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北京解剖学会、北京协和医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各医学院校学生代表等分别致辞,志愿遗体捐献者的亲属也发表感言。
北京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部部长冯克军致辞 (易苏辉 摄)
北京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孟庆鸣教授讲话 (易苏辉 摄)
北京协和医学院王云峰副书记代表北京市各医药卫生院校讲话 (易苏辉 摄)
据现场一位80多岁的闫阿姨介绍,她是5位遗体捐献的家属,每年都来《生命》纪念碑悼念已故的两位至亲。她告诉记者,他们是普通家庭,老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市政府在电台中发布北京市接受志愿者捐献遗体工作的广播,2005年闫阿姨的大儿子找到了北京市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捐献报名登记。闫阿姨说:“国家需要我们奉献,我们就全家积极响应,尽管这里没有苍松翠柏,但也是绿树成荫、庄严肃穆。感谢北京市红十字会让我们这些遗体捐献的家属们有个缅怀、祭奠的场所。
遗体捐献家属 (易苏辉 摄)
宫月云阿姨说:“母亲生前有遗言,希望将自己的头颅器官捐献给宣武医院,在此我也决定今年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
遗体捐献家属宫月云阿姨 (易苏辉 摄)
一位来自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的学生代表陈紫晴说:站在《生命》纪念碑前,默念着无言良师遗体捐献者的姓名,使她们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尊重,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以她为代表的学生们从捐献者的身上认识了第一根神经,第一条动脉,第一个脏器,立志要认真学习,将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的学生代表陈紫晴 ( 易苏辉 摄)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代表王诗蕊 (易苏辉 摄)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生代表于佳弘 (易苏辉 摄)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医学生代表杨嘉馨 (易苏辉 摄)
1999年,北京市红十字会受市政府委托负责实施北京市接受志愿捐献遗体工作,历经十七载,在市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三所医学院校的积极配合下,北京市接受志愿捐献遗体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绩,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19908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10729人办理了公证,2097人实现了遗体捐献。2015年,三个“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接受了235名志愿捐献遗体者,从而缓解了北京地区医学教育和研究中人体解剖学标本过于紧张的状况,为首都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无言良师” ——这是医学界对志愿遗体捐献者的最高称谓!
现场默哀 (易苏辉 摄)
这些仁人志士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无私献身的精神,不仅受到医药卫生院校广大师生的崇敬,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敬仰。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思故人的日子。为了缅怀志愿遗体捐献者的英灵,弘扬无私奉献、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北京解剖学会每年都要在清明节前夕举办追思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生命》追思会”,并日益得到社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人民解放军301、304医院代表
参加本次《生命》追思会的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的工作人员,有各医学院校的师生代表、医务工作者、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卫生学校、护校、北京解剖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301、304医院、北京红十字会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等600余人。
仪式尾声,所有在场的人,再次向《生命》纪念碑深深的三鞠躬,以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崇高敬意:“无言的大体教师”你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生命”的丰碑上,----生命追思,永远铭记!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