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首都青年教师聚一堂 关注交通建言献策

发布日期:2014-06-27 08:44:07 来源: 作者: 点击:1604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本网讯:(记者:岳园)一个男子从地铁车厢里出来又被挤上去,央视曾经播放过的画面瞬间就抓住大家的吸引力。面临客观的人流密集的现实,采取何种措施进行引导更有效,在北京工业大学孙立山副教授提出的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中,第二届圆明园论坛就此拉开帷幕。

  6月27日,第二届圆明园论坛暨首都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在圆明园正觉寺举办。本次论坛以城市交通为主题,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多所高校相关领域的优秀青年教师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一道,围绕轨道交通高密度客流演化机理及其管控策略、天气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智能交通管控、车联网及其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身边的实时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等关系城市交通建设的核心议题进行汇报、研讨;来自交通运输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等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就议题进行点评、交流。   

  孙立山:轨道交通高密度客流演化机理及其管控策略   

  2013年7月16日,北京市地铁系统客运量首次突破1100万人次,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铁。快速增长的客运量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客流组织管控压力。在出入口、大厅、楼梯、站台和列车等区域频繁发生的客流密集现象严重降低了乘客的舒适感和出行效率,一旦发生事故将不仅影响全轨道网的安全运营,且极易造成重大的群死群伤事故。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的孙立山副教授指出,对地铁乘客进行有效限流已成为地铁运营部门在日常客流组织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针对高密度客流中的乘客个体具有步幅散乱、速度突变、路径选择多样化等特点,孙立山教授构建了无网格连续数值模型对高密度客流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实地应用于北京市东直门客运枢纽,对比换乘量预测值和实际值,结果比较理想,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问题,给出了指标潜在优化百分比,为枢纽运营管理者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枢纽运营效率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决策信息。   宋国华:天气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及交通拥堵的蔓延消散规律研究   天气状况作为影响交通的重要因素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如何将天气的影响进行量化及预测,对于应对不利影响和提高交通稳定性都具有重大意义。来自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的宋国华副教授就针对天气对交通影响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相同降雨强度下,速度平均降幅按快速路、主干路、次支路的顺序降低;描述了降雪对路网速度的影响规律,对降雪天气进行了类型划分,如在高峰时段,随降雪强度的增加,路网速度下降5% 到18%。而利用收集的交通流量数据对降雨影响下各等级道路流量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若高峰时段降雨,快速路、主干路和次支路流量分别下降约8%、5% 和16%;而在降雨后,快速路与主干路流量均有所升高。通过宋国华的研究,可以针对雨雪等恶劣天气提前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保障城市交通高效运行。   

  王力:大城市道路交通异构信号系统融合与切换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急剧变化。以北京为例,截至2012年12月底,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20万辆,然而相配套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管控的核心,建设周期漫长、普遍存在新旧多元系统并存的问题。来自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王力副教授把目光放在了大型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控制技术与应用上。   

  王力指出,新的交通需求对交通管控的理念、模式等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在异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融合与交互技术、大规模路网一体化管控技术等方面亟待攻克。为此,他开展了城市道路交通异构信号系统融合与切换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完成了北京市道路交通综合管控平台”的研制。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中,覆盖北京中心市区1300多个路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在大连、厦门等地进行了推广。   

  刘冬梅:身边的实施公共交通信息服务   

  随着08年大部制改革后,城市公交领域成为交通运输部接手行业管理的一个新领域,面临工作挑战。而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公交行业的管理与服务,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际需求,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刘冬梅高级工程师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公交智能化管理与服务体系。   

  刘冬梅的项目从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需求入手,设计各级业务平台功能,明确数据采集体系,制定车载设备要求、平台功能要求、平台与车载通信协议、公交车辆调度用CAN总线数据标准等系列标准,利用IC卡数据进行分析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覆盖公交行业的数据采集与应用体系。并以深圳市、福建省为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模式和实施方案。   

  田大新:车联网让汽车能交流、会思考   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依靠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单从道路和车辆的角度考虑,很难解决近年来不断恶化的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智能交通发展过程中,多学科知识、技术体系之间的融合产生的交叉技术层出不穷,车联网技术作为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因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田大新副教授将车联网作为其研究重点。   

  车联网是以车为节点和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将获取的信息连接到业务应用平台加以管理、分析和深度挖掘并提供包括交通管理、用户安全以及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信息系统,以显著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和污染。田大新针对车联网技术中的关键环节网络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发出基于Non-IP 的车联网短程通信系统并开发出一套车路无线通信网络测试系统。   

  据悉,圆明园论坛是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发起的以推动学术研讨与合作、服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学、官、产、媒多方洽谈、合作的综合性平台。其宗旨为弘扬严谨治学精神,倡导协同创新理念,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青年教师良好职业形象,服务首都及京津冀协调发展。

分享到:

(责任编辑:岳园)

上一篇:国内首档北漂青年选秀节目启动

下一篇:2014年探索人道法(EHL)项目本地化讲义评定会在京举行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