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一场特殊的评选活动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落下帷幕。在这次名为“新创工程·亦麒麟”人才评选发布活动上,开发区从区内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评选出的137名“麒麟之才”,悉数亮相。
他们中有引领国际水平、怀揣报国梦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领企业转型升级、深耕细作的经营管理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勇于探索创新的科技创新人才,技术精湛、兢兢业业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社会、默默守护的公共服务领域人才……展示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一区”的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的风采。
评选背后,是开发区围绕创新发展摸索出的人才工作“开发区模式”。“这已经是‘亦麒麟’人才的第三次评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伴随着“新创工程·亦麒麟”人才的扩容,被誉为“全球化人才引力场”的北京亦庄,高质量创新的路线也愈加清晰。
1990年出生的史晓刚是第一位入选“亦麒麟”的“90后”,未来5年,他每年将得到10万元的奖励。对他来说,入选“亦麒麟”,不仅能获得真金白银的奖励,更是对自己创新创业的莫大认可和鼓励。“亦庄创新创业的氛围很浓烈。我们希望通过亦庄这片热土,把我们的技术带到全世界。”史晓刚说。
为使更多人才选择和留在亦庄,开发区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关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端产业领军人才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相关实施办法,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领工程”领军人才的奖励、扶持及创新创业发展。
在本次“新创工程·亦麒麟”人才评选发布会上,首都院士之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中心宣告成立。其实,早在2008年,开发区就成立了海外学人中心,2015年正式获批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每周四下午是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走访企业的日子,因为“真正靠上去做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开发区还通过优化人才引进方式,打造“顶尖人才生态”;利用“北京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平台,海外人才联络处、海外人才交流与孵化专业机构,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相结合,形成“团队+技术+资本”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新模式。
人才聚集的独特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升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目前,开发区已聚集了9000余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3300名留学海归人才、667名“新创工程·亦麒麟”人才——包括63名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和125名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
依靠这些人才,开发区迅速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2017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28亿元,同比增长19.6%。
如今,开发区已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工作“开发区模式”,为创新发展铆足了后劲。未来,开发区将进一步盘活各方资源,不断改善人才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积极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各类人才在这里充分发挥创新智慧、迸发创业活力、实现人生价值。(记者 杨学聪)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阳光)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