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海南三力齐发,助县域经济“强筋健骨”

发布日期:2018-06-06 19:34:45 来源: 作者: 点击:719次 字号:增大 减小
  

   第二看台

  朱小刚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刘 昊

  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县域处于对上“通天线”、对下“接地气”的重要位置,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海南省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5年内,创建9个以上省级创新型市县、创新型乡镇,争取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创新型市县、创新型乡镇。

  通过支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科技人才下沉,海南正“三力齐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县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增强动力

  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在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海南迎来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重大历史机遇。

  “高质量发展关键是产业,重点在特色。海南建设自贸区(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海、陆、空’高新技术产业和12个重点产业做大做强,把海南加快建设成为创新型省份。”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朱华友说。

  在海南省科技厅农村处负责人看来,海南加快建设成为创新型省份过程中,县域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将紧紧围绕促进海南省12个重点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创新引领、产业强县战略,培育新动能,打通从科技强、产业强到经济社会发展强的通道。”

  为此,此次《方案》提出积极营造环境、建设平台、培育企业、发展产业、创建品牌,打造县域发展新引擎。推进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化服务业,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同时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促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可以想见,无论是琼海的医疗健康产业、乐东的南繁育制种产业,还是澄迈的互联网产业、陵水的热带高效农业、保亭的旅游业……这些海南的县域优势产业,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激发活力

  做大做强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是绝对的主力军。

  “针对海南省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少、体制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正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县域创新体系,做大做强县域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南省科技厅农村处负责人说。

  凭借一系列互联网产业优惠政策,位于陵水英州镇的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吸引了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发展。

  “入园企业除享受县里政策外,我们园区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园区产业招商部产业经理刘艳莉说,对于初创型高科技企业,园区除争取政府财政资金、社会资金支持外,还计划发起创收资金项目,给予初创型高科技企业资金支持。

  在相距30公里的陵水互联网创业园里,万宁姑娘黄凌燕注册的电商公司也享受到了免租金、免水电、配套办公设备等优惠政策。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300多万元,还获得了10万元奖励金。

  此次《方案》也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县域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县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的培育力度,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校企联盟建设,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县域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科技人员到县域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动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在县域转化与推广应用。

  借智聚力

  吸引人才下沉县域

  “招聘会上,我们收到的求职简历很少。原本需要招聘上百人,但只招聘到12人。”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儋州市“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上,儋州一家电商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自2015年底开张运营以来,儋州互联网产业城登记申请入驻企业已超过300家,入驻的互联网企业带来1700多个就业岗位。互联网企业的“喊渴”,正是县域创新创业人才严重缺乏的真实写照。

  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的区位、文化、教育、医疗等优势都不具备,如何发挥政策导向,为县域经济吸引人才?眼下,海南正优化人才生态,汇聚各方英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此次《方案》提出,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创业、营商和人才环境,引导各类人才到县域创新创业。在人才引进培养、股权激励、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创投融资、产业扶持等方面向县域倾斜并先行先试;每年引导200名以上科技人员服务县域创新;鼓励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青年电商人才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入股分红、成果转让、科技服务等多种方式取得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澄迈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800余名。”在海南澄迈,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扶持资金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引入具有博士和正高职称的高端人才、科技企业设立产学研机构,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朱小刚 等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故宫文物医院本周六试开放

下一篇:西宁展出1000余种特色文创产品 传统文化产业更“时尚”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