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含黛,近水含烟,这是初入密云的第一感受。世外桃源般的密云远离都市,三面环山,林木覆盖率高达72.5%。这里有着“华北明珠”之称的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为保护这片净水,保证首都人民安全用水,整个密云区没有重工业,并且设定保护圈,打造植被,治理环境。
人均仅有7分耕地的密云,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带动农民致富?2008——2019,11年的探索,11年的积累,北京市密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始终牢记“服务”的初心,想农民所想,解农民之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
九大平台靶向发力
“截至今年,我们全区累计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489家,登记入社61692户,带动非入社18589户,入社率高达83.6%。”密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少有的专门服务合作社的机构,服务中心用专业和规范切实为合作社服务,真正带动农民增收。
“我们服务中心有九大平台,分别是制度指导服务平台、注册登记服务平台、市场营销服务平台、民俗旅游建设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平台、财务服务平台和人才培训服务平台。”据介绍,每个平台都充分运作,创新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注册登记服务平台,为了让合作社的注册登记更加便捷,服务中心积极与工商行政部门协调,2009年5月全面开通了网上业务申请受理,在密云十七个乡镇的经管站建立了注册登记二级服务平台。这样一来,农民办证不需要来回跑,只要在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准备好相关材料,就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对接,由服务中心代跑代办。“我们这个平台解决了老百姓办证的很多困难,是真正的‘绿色通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掩饰不住的自豪。
密云有众多种植、养殖类合作社,生产能保证,但销路不畅通。于是,市场营销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市区的社区联系,把居民请到密云来,进园区实地体验。由服务中心派出大巴免费接送居民,并提供保险。在这里,市民可以呼吸到大山里的洁净空气,游览原生态的农业园区,采摘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服务中心每年要办5、6次这样的活动,进蔬菜的园区,进果品的园区,进文旅结合的园区。
古北水镇、密云水库、明长城等都是密云区著名的旅游景点,为了更好地规范、推动当地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建设平台应运而生。服务中心按照乡村酒店的发展理念指导民俗旅游合作社。针对农村旅游停车、上厕所两大难题,他们向政府申请专用资金帮助建设停车场、公共卫生间。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还增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和农产品销售中心。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服务中心设立了融资服务平台。2008年12月,成立了北京密云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成立至今,平均每年为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协调融资近亿元,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推动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做大做强。
除此以外,服务中心还提供组织建设、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各项服务,为合作社的全方位发展保驾护航。
一个品牌统筹全区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授权管理的“密云农业”品牌,代表着密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认定,绿色、天然、营养、健康是其不变的追求。由密云首字母“M、Y”变化而来的绿色圆形商标,寓意着密云农业像一颗幼苗,在中国现代都市农业大花园里茁壮成长。
品牌,是合作社的“灵魂”,优秀的品牌不仅具有知名度、诚信度、美誉度等诸多元素,还意味着稳定的市场地位和丰厚的利润回报。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密云农业”早已饱含着“绿水青山的精华、美丽乡村的奉献”的底蕴,成为密云农产品最有含金量的一张名片。
为了让“密云农业”的品牌更加响亮,服务中心严格把控着品牌授权这一关。想要冠上“密云农业”的统一品牌,标准非常严格。首先,合作社必须成立一年以上,其次,必须有自己的商标,销售额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另外,还需要有“三品”认证。统一包装、统一标志,企业化的经营模式,让农产品更有竞争力。
依靠品牌引领,合作社逐步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农产品得以大步走向市场。“密云农业”旗下有各大子品牌,如历史悠久的“密云甘栗”,供不应求的“云城雾灵山”苹果,醇正香甜的“花彤”牌蜂蜜……因着品牌的力量,全区98家合作社,4.5万户农户从事板栗的生产销售,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近30万亩。“我们密云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71家,共有77个子品牌。”服务中心信息服务部负责人介绍,“我们有农产品质量认证161个,其中无公害产品认证77个,绿色食品认证25个,有机食品认证34个,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8个,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11个。”
北京喜逢春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在服务中心的帮助下,2019年开始尝试净菜加工。品质优良的净菜必须从蔬菜种植源头抓起,合作社联合16家蔬菜种植专业户成立了蔬菜种植产销联盟,提倡绿色种植、科学种植。在“密云农业”的统一品牌下,从采摘、运输到加工、储存、配送坚持全程冷链。“我们现在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盒马鲜生,近期正在与首航超市进行洽商,争取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负责人张印平踌躇满志。
百家电商新鲜直达
“北京12万户家庭吃过我们的菜!”1986年出生的孔博骄傲地说。2012年,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孔博放弃了大城市年薪二三十万的工作回到密云发展电商,开始了“密农人家”的艰辛创业之路。2015年,公司遇到了瓶颈期,在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成立了合作社,和70家生产型合作社实现对接。“一路走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中心的扶持。”孔博感激满满。
全区实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合作社大约有一百家。为了抱团取暖,2016年9月,由密农人家发起,联合30余家本地企业,在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密云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电商协会针对平台终端120万消费者的喜好数据进行分析,由“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转变,主打精细化的订单农业。
为了保持新鲜的口感,电商协会承诺当天菜当天送。这句承诺意味着每天早晨6点采摘新鲜蔬菜,10点前完成加工、包装和发货,下午5点到达北京市民家庭。10个小时之内,将新鲜蔬菜从密云的田间输送到市区的饭桌。
2018年密云区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打造了12家年销售额千万以上的合作社。服务中心为了更好地帮助合作社发展,更多地让利给农户,统一制作了印有“密云农业”商标和各自子商标的宣传包装箱,给予电商包装补贴。“我们这种包装物用量特别大,12%的成本都在包装物上,中心帮我们省了很大一笔费用。”孔博说。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密农人家聚焦北京城区中高端市场,同时辐射津冀、江浙沪等省份,在天猫、京东、淘宝、微信等渠道全年稳定供应蔬菜、水果、禽蛋、杂粮等200余种优质农产品,覆盖密云17个乡镇,直接带动460余户农民增收。
“我们密云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6万多户,带动合作社以外的农户1万多户,大家都指望着合作社呢。”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鼓励引导合作社纵向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使小合作变成大联合,大联合促进大发展。”
当清洁的空气,无污染的土壤、水源,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要前提时,合作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密云生态涵养区的维护。作为领头雁的密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则将秉持着敬业和奉献精神,将服务进行到底。文{转自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阳光)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