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4月26日电(记者 陈凯 李琳海)4月,位于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还有未融的积雪。走进隆宝自然保护区,成群的黑颈鹤在隆宝滩翩翩起舞,时而站立,时而在半空盘旋。黑颈鹤附近,赤麻鸭、斑头雁“结对”游憩,洛松塔卡用相机纪录下这一高原美景。
洛松塔卡是玉树市隆宝镇措美村二社牧民。他的牧场附近是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世纪80年代,隆宝成为中国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隆宝被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
每年3月底到10月,大量的黑颈鹤在隆宝筑巢、栖息,这也是洛松塔卡最开心的时刻。“在我们心里,黑颈鹤是一种神鸟,它护佑着我们脚下的牧场,也让我们的放牧生活不再单调。”洛松塔卡说。
洛松塔卡的父亲老牙培曾致力于保护黑颈鹤及其他鸟类。洛松塔卡从柜子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本子说,这是玉树州农牧局公安处颁给父亲的“青海省护林狩猎检查证”,当时父亲每月能拿到280元补助。
父亲去世后,洛松塔卡主动承担起保护黑颈鹤的任务。每天天不亮,他骑着摩托车在隆宝滩进行日常巡护,检查是否有人偷鸟蛋,保护区是否有外人进入等。作为管护员,每月他都有1000多元补助。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巴桑才仁介绍,管理站现有5名工作人员,还有10名像洛松塔卡一样的湿地生态管护员。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保护隆宝湿地及野生动物的管护员,多来自附近的措多村、措美村等。
巴桑才仁告诉记者,目前保护区内黑颈鹤种群数量已由建站时的22只增长到216只,其他鸟类的种群数量也不断增加。
“高原牧民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有传统优势。如今,湿地生态管护员,已成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力量。”青海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建海说。
31岁的索南文扎也是湿地生态管护员,2014年起,承担起保护鸟类的职责。每次巡护前,他会拿上糌耙,因为他们经常会走很远的路。
索南文扎说,现在保护手段在不断进步,湿地安装了8个红外线摄像头,每年很多鸟类专家和大学生志愿者等都会在这里对鸟类进行科学监测。
“作为生态管护员,保护黑颈鹤是我的责任,我会守望好这片仙鹤飞来的地方。”索南文扎说。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