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新疆文物展现西域乐舞悠久历史

发布日期:2016-07-20 18:12:01 来源: 作者: 点击:535次 字号:增大 减小
  

 

狮子舞泥塑 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7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开展的《西域回响——新疆古代舞乐文物展》,用近几年新疆出土的众多有关音乐与舞蹈的文物,向观众展示了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发展变迁和文化交流史。

  一件小如海螺,只有10厘米长的陶埙,两端细,中间粗,呈橄榄形,一端有吹奏用的圆孔,腹侧有4个排列整齐的孔。这是7000年前诞生于浙江一带的埙,但它出土在新疆哈密地区的伊吾县,距今有3000多年。它的出现,证明了内地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两块用整胡杨挖刻而成的古代弹拨乐器箜篌,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个在和田地区且末县出土的箜篌,被认定为世界最早年代的出土弹拨弦古代乐器。它的出现,证明了它从中亚传入新疆,最终于汉唐时代在内地流行的过程。

  早在去年7月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期间,新疆博物馆策划的专题展《舞动生命乐扬心声——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记忆》就引起了国家大剧院的关注。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终于将它搬到了北京展出。

  范仲淹在《苏幕遮·碧云天》中写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苏幕遮”这个词牌,最早曾是西域龟兹国的一种乐舞形式,也代指上演这种乐舞的特定节日——乞寒节。古代西域,人们为了祈求冬天寒冷,天降大雪,要戴上面具表演乞寒胡戏。而此次展览,利用动态数字手段,将一件龟兹舍利盒上的彩绘苏幕遮乐舞场景再现了出来。

  展览中还可以看到3000年前康家石门子的岩画、汉代的铜铃,公元4至6世纪的克孜尔石窟天宫伎乐图、唐代《舞伎图》等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文物。据新疆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收集了新疆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古乐器、古俑、古文献等12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5件,展示出新疆舞乐悠久的历史。展览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舞乐追梦、舞乐抒情、舞乐蜚声和舞乐精粹,展览将持续到9月15日。 (记者 王瑟)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天津市科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下一篇:河南山东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