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山西永济市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7-04-20 11:26:57 来源: 作者: 点击:943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文明花开香满城   

  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亦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

  去年以来,永济市坚持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牵头工程,通过创新四大工作机制、构建五联工作格局、开展六大主题活动,协调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城同创”,大大提升了城市文明宜居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经过全市四个多月的努力,如今,走在城区街头,整洁的街道,高耸的路灯,整齐的楼房,丰富而有内涵的文化墙,宽广的文化广场;站在十字路口,闯红灯、横穿马路的人少了,在路边耐心等待、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人多了;将果皮纸屑随手乱扔的人少了,投进果皮箱的人多了;公交车上抢座位的人少了,为老弱病残让座的人多了……

  这一个个细微之处的变化,改变的不仅是城市的容颜,更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这些变化的背后,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创建山西省文明城市,带领全市人民建设美丽、绿色家园的汗水;凝聚着全市上下、广大市民众志成城,始终秉承“永济文明,我有责任”的信念与担当。   

  “制”健全筑文明“长城”   

  “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组织有力才能作战有效”。永济市在创建工作伊始,就在机制改革创新上狠下功夫,相继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宣传发动机制、责任落实机制、保障

  激励机制,着力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在组织保证机制上,成立了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测评体系10大板块,设立了办公室和六个工作小组,专门抽调9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对接沟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创建工作格局,实现了“一抓多促”、“一创多带”。

  在宣传发动机制上,围绕“以民为本、施惠于民”创建理念,制定下发了《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方案》《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创城宣传口号》等文件。在永济网信、今日头条、网易号、搜狐号、永济外出饭店服务平台等多个新兴媒体联合推送创建动态,形成人人知晓、关心、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在责任落实机制上,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度工作重点和各级各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印发了《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目标责任分解量化表》,将创建任务细化给具体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担责”原则,制定了创建工作奖惩问责办法,通过明察暗访、专题视察、电视曝光、开通民众举报投诉电话等方式,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约谈和挂牌督办,确保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在保障激励机制。将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各部门全面加大投入力度。整合住建、交通、教育、卫生等部门项目,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实施细则》,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给予机关全体人员相应物质奖励,极大提升了各单位重视、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外”塑形结文明“硕果”   

  “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让整个城市耳目一新,不仅城市容貌变美了,也方便了我们。”“各项保障全民有份,城市面貌赏心悦目……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文明城市!”市民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着城市每天里发生的变化。

  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永济市正在发生着切切实实的变化。从城区到农村,从基础设施到精神风貌,从硬环境到软环境,该市将“文明城市”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城乡居民可观、可感、可知的具体行动。

  永济市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统领,协同推进“五城同创”,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创城工作的重要标尺,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城乡功能,优化城乡环境,使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硬件水平急剧提升。购置了机械化清扫车、垃圾清运车、果皮箱等设施设备,并采取PPP模式建设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4个垃圾中转站;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在全市265个行政村执行每户村民最少配备1个标准垃圾桶,每个行政村最少确定1个垃圾填埋场,每1000人村配备1辆垃圾收集车,每村400人要配备不少于1名清扫保洁人员。同时,加强对广大村民的文明意识培养引导,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文明村,争做文明人”等活动,提升农民素养,提高文明程度;全力实施伍姓湖湿地修复保护利用项目,完善伍姓湖湿地环湖路建设、绿化、水体治理;对五大主题公园增添了花卉品种,进行了色彩提升,新增绿地面积11000余平方米;在街道市政设施维护方面,完成路面补坑7000余平方米,铺设沥青砼550方,街道路灯故障检修1200余处……在逐渐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的基础上,该市今年又围绕城乡基础设施重点实施31个城镇化项目,总投资61.82亿元,包含投资5.33亿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2.26亿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节能利用等在建项目5个,投资12.5亿元的棚户区改造、投资2.5亿元的柳巷文化街建设等新建项目17个,投资9.5亿元的运永线一级公路拓宽改造、投资3亿元的植物园建设等预备项目9个,这些项目的相继实施,将使这座晋南小城更加宜居宜人,散发出无限魅力。

  路在绿中、房在园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永济这座别具山水园林风格和现代城市风貌的生态城市,宛如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内”化心涤文明“新风”   

  从“反哺乡梓”生态养殖的姚军到“割肾救夫”的张慧玲;从“永济旅游第一人”仝毅到“烈火现真金”的救火英雄城东街道新街村干群;从“文化自觉”的西厢文化传播者雷建德到“重信践诺”的“工匠”王三康;从“乡村旅游古村落开拓者”史志杰到“富乡扶民”的程杰……这份“好人”名单背后,是永济在新乡贤文化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不断进步。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道德是文明的基石。永济市始终把“德义永济” 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贯穿到创建全过程。在公益广告宣传设置工作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与永济非遗文化、24孝文化、24节气文化、旅游文化等深度融合,所有城市、乡村的文化墙、公益广告均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审核把关,住建局与各镇街道具体实施,一改过去口号式呆板模式,用朴实通俗的百姓语言、格调清新高雅的画面,“入人心,接地气”,在舜都大道设立大型广告位、文化墙110余处,灯杆、果皮箱广告3731块;市区主要街道墙面设置公益广告1.2万平方米,建设镇村文化墙2.3万平方米;组织文明志愿者深入开展“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定期编演文艺节目、捐衣捐物、免费维修家电、开展健康指导,参与志愿者8.1万人次,目前,永济市文明志愿者协会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正式注册公益团队,拥有会员2.4万余人;组织志愿者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门店拉网式宣传,发放《永济市民文明手册》、《讲文明树新风》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在全市设立了25个道德讲堂,制作统一标识,制定统一流程,通过唱道德歌曲、讲道德故事、谈道德感悟、颂中华经典、践道德善行,引导群众感悟道德理念,提升自身境界,累计授课200余场次,参与群众1.3万余人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节假日期间,在全市中小学中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善作魂”等内容,制作灯笼4000多个,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春联658副,展示“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除陋习活动体验照片6873张,撰写家风故事1256篇,搜集家训2354条……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让文明新风在蒲坂大地处处流淌。

  “文脉淀千年,诗画万事传。南风琴歌好,雨化舜乡田。创建文明市,我辈奋争先。”永济市退休老干部杨兆民现场观看了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广告后的即兴感言,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春风细雨润心田,文明花开香满城。文明,为蒲坂大地增添了更多的迷人风景,绘就出一幅和谐宜居的靓丽画卷。文明,也将成为一种力量,引领着永济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保持奔跑者的姿态,一路向前,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文明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博罗构筑道德新风尚 好人风采暖人心

下一篇:辽宁:鼓励第三方评价政务诚信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