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连4月11日消息(记者 张四清 贾铁生)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大连市选派干部到乡村工作动员会上获悉,从4月起,大连市将选派1000余名优秀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对全市1035个行政村和部分乡镇实现全覆盖。首批从市县两级选派的480名干部,将重点派驻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村及所在乡镇,于4月底前全部到位,开展工作。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谭成旭主持会议。
大连市选派优秀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统筹考虑干部年龄、学历、特长、知识结构等因素,并结合前期调研掌握的乡村实际需求,坚持选硬人、选骨干,明确“六选”(选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敢于担当、经验丰富、热心为基层服务的干部)和“两不选”(不选“平庸干部”、不选“边缘干部”)的选人标准。
各单位各部门专题研究,制定方案,会议动员,并在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对拟确定的派出人选,逐一谈心谈话,严格组织把关,真正把后备干部、业务骨干等精兵强将派下去,特别是懂经济、善管理,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帮助乡村发展经济的干部选出来。决不许敷衍应付,搞简单摊派,坚决防止选派的干部在单位里是“闲人”、下去后是“局外人”、回来后就成了“边缘人”现象发生。
同时,大连市委把此次选派干部同步作为提高干部能力、强化干部作风的有效途径,全市同步启动年轻干部大调研工作,从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调研选拔各级优秀年轻干部,并从中挑选一批干部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磨炼意志,提升能力,既为派驻地区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又为派出单位培养锻炼人才,达到“一派两用”的目的。
大连市统一选派的240名干部全部派驻到经济薄弱村和乡镇最集中的北三区市(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按照“科技干部配产业村、经济干部配贫困村、政法干部配乱村、党政干部配难村”的要求,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选派单位的职能优势、选派干部的专业和特长,进行统筹配置,尽量做到按需选派,用其所长。
庄河、普兰店、瓦房店等涉农区市原有驻村工作队的做法已经坚持两年多,效果已经显现。此次选派干部,对已有驻村工作队的134个村不再重复选派,同时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对原有的驻村干部进行重新考察和适当调整,将驻村干部一并纳入此次选派干部管理。
大连市委把工作能否见实效作为衡量选派干部工作的“第一标准”,建立四项制度。一是建立目标承诺责任制度,选派干部一到岗就要和派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按照三年内推动贫困乡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目标,制定三年工作规划,提出年度和半年工作计划,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实行销号管理。二是建立工作报告和年度述职制度。选派干部每季度要向派出单位和上一级党委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要形成书面工作总结,报派出单位和所驻区市县(开放先导区)组织部门,每年向派出单位、县级党委组织部门进行年度工作书面述职,接受评议,评议结果将作为考核奖惩的依据。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市委组织部将会同有关单位,统筹安排考核工作,每年对选派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并把派出单位对选派干部支持情况和工作成效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指标。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工作效果显著的干部要提拔使用,对群众不认可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和处理,树立起注重实绩的鲜明工作导向。四是建立督查制度。市县两级要建立交叉督查、随机抽查机制,坚决防止“走读式”“挂名式”“袖手式”帮扶,督促选派干部人到岗、事在干、见成效。
大连市委在选派干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个体帮扶与集体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一是建立项目对接制度。组织指导派出单位围绕“三农”工作建立项目库,与派驻村和乡镇对接,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并积极拓展原有的定点扶贫和驻村帮扶工作成果,把业已形成的产业项目、“一村一品”向新帮扶的乡村辐射,形成联动效应。二是注重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全市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及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下乡进村,促进乡村振兴。三是充分调动派出单位的集体力量。不仅市直机关单位干部积极踊跃报名参与,各驻连高校、企业和主城区机关干部也都主动参与进来。各派出单位将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在政策、资金方面对选派干部进行倾斜和扶持,做好选派干部的“联络员、协调员”,当好选派干部的“后方基地”。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出台意见加快发展入境旅游 南京打造国际旅游重要目的地
下一篇:凌海举办首届乡村旅游暨果蔬采摘节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