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舆论场,“消费疲软”和“消费降级”成为了活跃词。怎么回事呢?原来有权威数据显示,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而言,今年很多月份的同比增速为个位数,与往年两位数的增速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此舆论也有声音认为,近期社会上出现榨菜、二锅头销量上涨、出门共享单车、购物拼多多等现象,也是对“消费降级”的一种验证。
对于这种判断和看法,国家商务部也给予了回应。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关于“消费降级”的说法,我们认为有失偏颇。当前市场出现部分大众化商品**较好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其实,“消费降级”的靶子本来在现实情境中就立不住。一方面,虽然数据增速下滑,但其本质仍是“增长”,这就意味着升级的存在,只是速度的问题,现在速度慢了不假,但速度并不意味着品质。相对而言,就一个仍处于“向上向好”的整体业态来看,增长由快向慢转变,是发展的正常趋势,而前面的快速度带来的是整体层面的快速提升,而后面的慢速度则带来的是细节层面的提升,也就是品质升华。如此说,所谓的慢增长,一定程度上是更优质升级的体现。
另一方面,判断消费层面的降级与升级,要看是居民整体的消费水平与状态,以及其背后的消费感受与心态。这里面就包括消费产品的品质情况、现实多样性状况、消费所涉及的群体范围和消费形式创新等方面。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两件产品的销量,以及一两个平台的火热,就能看出的。拿榨菜、二锅头甚至是购物拼多多来举例,验证“消费降级”,便有失偏颇,更是对这些产品和平台的莫大讽刺。
在现实中,真正关系消费升级的每一方面,都在有序自然推进。可见,所谓“消费升级”,确实在平稳正常的向前,那“新趋势”也所言不虚。
在现在的消费环境下,消费方式的升级则是消费升级无法忽略的一环。进一步说,多样化电商的发展,确实带动了网络消费群体的扩大,满足了中小城市和乡村新的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这种情况对消费升级来说,只有好没有坏。
拼多多等网购平台的存在,让更加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电商追求成为现实,电商模式的本质,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现实倾向,一定程度弥补了电商模式的现实漏洞,为更大范围,更广消费群体,提供了更务实更有针对性的服务,确实满足了中小城市和乡村新的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那无论是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还是对整个消费层面来说,都是“消费升级”的凸显。
也不得不承认,拼多多等网购平台兴起后,提供了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务实的商品,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和乐趣。至于“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的追求,这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最纯粹诉求,无关升级降级,只有切实利好。
而且,电商平台的多样化,也意味着商家和商品的多元化,实质上是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选择一多,竞争趋势便浓烈,市场便成了“买方市场”,如此也会倒逼中小城市和乡村的消费市场呈现繁荣利民的崭新局面,彻底告别之前的商品有限、市场狭小、消费机制不透明和消费的性价比低等情况,也从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变。所以,怎么看受益的都是广大消费者。
既然“消费降级”有失偏颇,“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那继续提升“消费升级”便是最大追求,如此便需要进一步落实“消费公平”来契合。其实,拼多多等电商的存在,就一定程度带来中小城市和乡村的消费公平,但远远不够。现在还需要在打击假货,最大程度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追求商品质量和高性价比的路径中,寻求更高层次的消费公平。
来源:北国网
(责任编辑:飞云)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