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题:“朋友圈”式创业释放创新“合”动力
新华社记者盖博铭
2018年全国“双创周”期间,在北京举办的活动中,中钢天源科技项目对接会、沃尔玛创新平台路演、英特尔创新工作坊等均包含大企业与创业团队沟通交流环节。
创业团队在专业领域独树一帜,拥有“一招鲜”。大企业市场资源丰富、经营平台成熟。大企业联手创新团队的“朋友圈”式创业成为双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让大小企业优势互补,也能促成初创团队之间的合作。“朋友圈”式创业正释放创新“合”动力。
创业团队战斗力不同凡响
10日,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军等公司高管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与若干创业团队面对面,共同回答一个问题:无线充电领域如何创新?
据介绍,中钢天源是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磁性材料,并希望由此延伸到无线充电领域。
针对该企业提出的3项创新需求,对接活动定制化匹配了126个关联项目,访谈拜访电话约350个,最终优选出与需求最契合的8家创新项目参与此次对接会。
“无线充电是个新领域,公司最薄弱的就是原始创新,缺少创新技术和方法。”王文军表示。
参与对接的创业团队有擅长基础技术研究的高校专家学者,也有擅长无线充电场景创新的创业团队,还有擅长商业渠道推广的中小企业。
王文军说,大企业的研究方式和思路有时比较固化,对新的技术进展、新的市场机遇没有中小企业了解得透彻、深入,和创业团队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运用社会资源,实现双赢。
在2018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沃尔玛活动专场中,杭州多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振团队为沃尔玛设计了全程冷链实时监控方案,用手机APP便可以实时监控所购买食物的温度。
黄振说,大公司往往同时开展上百个项目,在很多细节问题上难有人力和精力去立项,创业团队可在某一专项领域提供全天候响应服务。
“创业团队从战略层面考虑与大公司合作,不会只考虑收益。”黄振说,大企业和创业团队的供与需有极强的契合度。
大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强
《大企业开放创新报告(京沪深)》显示,2015年后,大企业对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和资本布局两种方式使用率显著提升。2015年至2017年平均每年大企业在京沪深进行开放创新布局的频次达到158次,这一数字是2000年至2014年年均的20.43倍。
在国内,消费者购物方式正在转变,供应链呈现全球化态势,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新挑战。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高级总监华智伟表示,需要通过创新来迎接挑战,同时发挥“合作精神”,创造一个创新的社区,共同解决问题。
创业团队创新力强,且能够快速将创意付诸实践,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大企业也在帮助创业团队验证他们的‘好点子’。”华智伟说,公司与创业团队信息共享,一同找到企业痛点,并明确解决要点。
黄振说:“作为小团队,我们还是希望‘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技术研发实力强,能够沉下心来研发,但在资金、市场等领域希望得到大企业的支持。”
大企业与创业团队不仅仅在合作,也在互相学习。沃尔玛全球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沃尔玛刚进入中国时是将美国的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如今沃尔玛也在将中国的经验带到全世界。
“朋友圈”式创业使“1+1大于2”
项斌是浙江农林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主修计算机专业。“双创周”期间,他也来到北京,代表团队和大企业谈合作。
“对于学生创业团队来讲,能够走出校门,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拿到市场上晒一晒,这本身就是二次学习的过程。”项斌说。
学生、初创团队、中小企业、大企业……创业者们共同寻找“朋友圈”,使得技术有出口,释放更大的创新活力。
据介绍,一系列活动结束后,大企业和创业团队还将就合作模式与合作内容等方面进行持续沟通。以中钢天源为例,10月30日项目方将提交最终方案,尽最大努力促成合作。
英特尔创新加速器成立至今共加速创新创业项目2000多个。人工智能AR眼镜、可自主乘坐电梯的服务机器人、可定向传播声音的“超音束”科技产品相继诞生。
中关村创业大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聂丽霞认为,大企业和创业团队的需求和供给可以有效对接,最终形成适合双方的解决方案,且这种合作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可以真正形成创新技术和传统产业落地的新模式。(参与采写:王潇蒙)(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阳光)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