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美食纪录片《鲜味的秘密》首映推介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时间从学术性、人文科学角度分析和评价了该纪录片的创作角度及创作内容,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时间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很艰难,不能看一遍就随便点评。今天观看这部纪录片,首先我要祝贺创作者,因为这部纪录片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讲鲜的味道,讲“鲜”这个主题。美食纪录片的创作太艰难,尤其是这样大规模的美食纪录片,做成这个角度,除了选择角度、方向,还要讲出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讲“鲜”,所以说,这个选题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对的。
但让我疑惑的是,鲜,除了氨基酸,是否还有别的东西?学术性还有欠缺,我曾经也做过美食纪录片的研究,我们还成立了一个美食纪录片的联盟,人的味蕾在片中也介绍了有一万多个,但当你六十岁的时候,就变成了五千个,所以我要珍惜味蕾全部健在的时间,寻遍所有知名的餐厅,满足我胃的需求。因为对吃的执着,所以我很好奇氨基酸下面是什么,鱼和羊怎么就组成了鲜?纪录片里涉及到了历史知识,但原理是什么?科学的原理是什么?我想知道答案。因为创作者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定位这个作品的,所以我看得有些不过瘾。
另外,在片中,赵老师讲孔子的那段,我的感受是这样的 ,比如在讲述屈原很重要的一段材料,当事人说:“一颗红枣点到粽子上”,这是一个很重要且带有思想性的段落,但就这么晃过去了。我们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表面的事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灵魂深处的一个载体,那么主体是什么?你要讲什么?希望我们的同行要琢磨这些,表面上我拍的是关于吃、关于味道,但其实拍的是中国的传统。就像刚才讲屈原、讲孔子,创作者也有这个意思。赵老师的解释非常好,因为大家都把孔子的观点当作追求吃的一种思想,事实上,他讲的孔子不是这样的,而是为了让祖先满意,后人才会说这个话。他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而讲的。所以通过孔子、屈原这些细节和故事,来讲述人的追求及思想,这可能是永远的主题。
来源:中国商报网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冬奥会开幕式文案全球征集
下一篇:MEMORA诗普琳冠名北京女马完美收官 助力赛事浪漫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