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科学城一处施工工地正对进场的货车进行喷淋降尘。
怀柔北房镇的视频监控平台让违法排污无可遁形。
通州大街上正在作业的降尘雾炮车,营造出彩虹美景。
朝阳公园的林下“红土地”有效抑制了秋冬季地面扬尘。
又一轮空气重污染袭扰京城。昨天,今年入冬以来首个重污染黄色预警启动,各区全力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全力削减污染峰值浓度、缩短污染影响时间。然而,大气治理更需把功夫下在平时,久久为功。今年公布的《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防治领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取得蓝天保卫战的胜利。
记者近期走访朝阳、怀柔、通州、房山等地,发现各区着眼大气治理持久战,摸索出了许多“妙招”,不但实现了本区空气质量的好转,也推动了全市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今年北京PM2.5月均浓度多次达到“国标”便是最好的说明。
人们常说:留住蓝天要靠“人努力天帮忙”。在老天不帮忙的情况下,就需要人更加努力。
严查!不放过一辆超标车
“您好,我们是房山区环保局的执法人员,现在对您的车辆尾气排放情况进行检查。请您配合,挂空挡,拉手刹,然后下车。”日前,记者来到107国道房山琉璃河进京检查站采访,发现执法队员们正在对进京的柴油货车进行检查,两个小时查处了8辆超标排放货车。
107国道琉璃河检查站是北京西南方向重要的进京门户,平日里每天有200多辆柴油货车从这里开进北京,为加强对进京货车的排放监管,房山区环保局在这里设立了全天候执法点。房山区环保局生态环境执法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吕士飞告诉记者,他们在琉璃河检查站一共设立了4班执法队员,每班需要连续执勤24小时,“即使后半夜,我们也有执法队员在室外进京通道守着,不放过任何一辆超标车。”
记者了解到,本市环保部门已经进驻38个主要进京口和综合检查站,尤其对远郊各区18个重点进京口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执法监管。
外地超标车不能进北京,本地的超标车也同样有人盯。双十一不仅营造了网购的热潮,也会带来物流高峰,每年这个时候物流车辆都会频繁穿梭市内。今年通州环保部门提早下手,对辖区内的物流企业开展专项入户检查,加强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监管。
日前,在通州区张家湾镇一处物流园区,记者看到环保执法人员正在对停车场内的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情况进行检查。他们通过专门设备对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进行分析,检查数据及结果通过APP实时上传到全市各监管平台。细心的执法队员还调取了重型柴油车保养台账,督促企业及时保养车辆,保证车况,严防尾气超标排放,“不能让一辆排放超标的货车开出停车场。”执法队员说。
控尘!雾炮车上街造“彩虹”
作为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怀柔科学城的建设不断提速,一大批科学装置项目陆续开工。日前记者探访了位于怀柔科学城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建设工地,该装置建成后将是世界上首个集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综合极端条件为一体的装置,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眼下,该装置的建筑主体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内部结构施工,不时有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记者注意到,每一辆货车进出工地大门都要驶过一个类似“地磅”的装置,停留一分钟左右,此时车辆两侧的挡板喷出数道水柱,对货车车轮、挡泥板等容易积土的部位进行冲淋。一分钟过后,这辆货车宛如新车一般。“建设科学城,我们的环保标准和施工标准一样高。”工地建设单位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今年怀柔对11家符合条件的施工工地委托区环卫中心进行机械清扫保洁,每天都要进行两遍洗地作业,作业面积达到16.8万平方米,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扬尘污染。此外怀柔还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购置了16台大型机械化设备,城区内实现了“一扫三洗三冲”。
在通州,严格的道路喷淋降尘措施也在实施。记者日前赴通州采访,遇到一辆雾炮车行驶在新华大街上,巨大的炮口呈45度角向上喷出水雾,在阳光映衬下,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不少市民拿出手机拍照,“现在喷淋多了,空气湿润了,灰尘也少了,街上干干净净,大家都愿意多出来走动走动。”家住附近的李大爷对记者说。
细管!建网格化监控平台
怀柔区北房镇位于怀柔科学城以南,属于城乡结合部。过去这里聚集了不少散乱污企业,在进行强有力的整治后,当地政府搭建了一整套网格化监控指挥平台,以科技手段精细化开展大气治理监管,有效防止了散乱污企业的反弹。
记者在位于北房镇政府的监控指挥中心看到,18块视频监控屏幕全部开启,画面从高空俯视锁定镇域的每一个方向,视野非常清晰;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画面不断向地面贴近,汽车牌照上的数字都清晰可见。“我们有27个高清摄像头,安装在高度40至50米的移动信号塔上,可360度旋转,对秸秆焚烧、违法排污等进行全方位监控。每个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监控系统都可以实时调用并显示在监控屏幕上。”北房镇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透露,这套系统还协助“破”了一个环保案子。之前在一次散乱污治理行动中,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发现小辛庄村北有一家喷漆厂又悄悄复工了,“厂子从外面观察静悄悄的,但用高空摄像头拉近画面发现,封条被撕掉了,于是我们就用监控死盯,结果发现厂房里冒出了烟,执法人员立即上门查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防止其再次复工,目前镇政府一直对这家企业进行着全方位监控。
据介绍,怀柔区北房镇共构建了75个网格,60名镇级环保员和33名村级环保员日夜巡视。房山区更是把原先的一个环境监察队分割成了1个直属队和9个监察大队,派驻到9个乡镇街道,每个大队配备2至3名监察执法人员及20至30名环境巡查员,把环境治理监管一竿子插到了最底层。
巧改!“红土地”成了风景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区在污染治理中用上了“巧劲儿”,实现了精致化管理。在东四环边朝阳公园东5门附近有一片树林,林下的“红土地”非常漂亮,最近引来不少市民拍照。
事实上,这片“红土地”可不单单是为了美观。公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片“红土地”实际上是用来治理地表扬尘问题的,红色的是有机覆盖物,都是修剪下来的树枝或树杈,经过细分、染色等处理,铺在林地上,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据介绍,过去这片林地经常会有晨练的市民或者游客踏入;铺上草坪的话很容易被踩坏,而裸露的沙土地又让人下不去脚,也会产生扬尘问题。通过摸索,公园管理方将其做成“红土地”,既美观,又解决了扬尘问题,还营造出了一道别致的风景,拓展了市民的休闲空间。
记者了解到,目前朝阳公园已经铺设了近两万平方米的林下“红土地”,今年预计完成铺设4万平方米。朝阳区环保局副局长李泽林介绍,今年朝阳区通过精致化管控扬尘,已经对全区8.8万平方米绿化裸地利用有机覆盖物进行了覆盖。
过去我们说大气治理主要是针对车辆、企业等污染物的直接产生者,而如今,“巧管”的另一大理念就是加入了对“人”的管理,让环保治理的压力不断由省市向县区,乃至乡镇街道传递,动员更多基层干部行动起来,重视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随着国家级、市级环保督查的开展,一些区也已经展开环保督查、督导,如通州构建了区级常态化环保督查机制,截至9月底已检查点位352个,通知属地政府或相关部门立行立改131件,以督查通知形式要求整改83件。此外,通州还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督查问题月度排名机制。(记者 张航 文并摄)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阳光)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