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仁杰)正逢建党98周年,盐城工学院“红色文化探寻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抗战时期新四军与八路军胜利会师的盐城白驹镇狮子口,开展红色文化参观和探寻活动,给同学们上一堂具有实践意义的红色文化教育课。
缅怀先烈,观红色革命丰碑
到达白驹镇后,我们首先到会师纪念碑处进行参观。纪念碑碑身如一把双刃宝剑,高耸入云,已然成为这片红色土地的标志。纪念碑虽位于远郊,但并不人迹罕至。碑前左右各放了一个高高的花篮,上面写道“英雄永垂不朽——白驹镇小学三年(五)班敬献”。或许孩子们刚刚在教室听完了“飞夺泸定桥“的红色故事,就由老师带着来到纪念碑前瞻仰革命先烈。“英雄们从未被埋没。”看着小朋友们为先辈献上的花篮,我们这群大学生朋友倍感欣慰。
绕到纪念碑背面,底座上一段铭刻的碑文展现在眼前。诵读着碑文,红色历史历历在目:1940年10月,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抗战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读完碑文,我们不由得心怀敬畏,一起面朝纪念碑,向先辈们敬礼。
【在纪念碑处进行宣讲】通讯员杨为成摄
抚摩炮身,寻红色历史故事
参观完纪念碑,我们在周边开展起红色文化探寻活动。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红色文化底蕴本就丰厚,而在新时代讲好铁军故事,发扬红色文化,更是我们新青年的重要使命。
刚出发不远,便碰巧看到了一处红色景观——是一座仿制的塔楼,在塔楼拱形门的两侧各立着一尊新四军卫兵的塑像。引人注目的是,一尊斑驳的铜制大炮摆放在塔楼前,十分威武。大炮斑驳淋漓,抚摩炮身,让人不由得感受到了白驹镇浓厚的革命与战争气息。透过这尊大炮,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红色故事呢?
【观摩新四军大炮模型】通讯员王先摄
围着炮身,我们遐想连篇。辛运的是,很快就碰到了一位愿意为我们讲述其中故事的村民吴奶奶。“宝宝们(盐城方言,指年轻人),那尊大炮是仿照抗击侵略者的红军(新四军)的大炮做的模型,想当年,红军在盐城打了数不清的仗,赶走了敌人,保卫了咱们老百姓。”说着,吴奶奶走上前来,向我们演示如何转动这尊大炮模型。同学们一一尝试,随着炮身转动,仿佛踏入了历史长河之中,回到了战争的年代,感受到战火纷飞的残酷,也感受到了如今生活的美好。
忆古惜金,赞红色革命先驱
追溯历史,到底是谁拿起武器、转动大炮来保家卫国?他们如今又在何处?谈起红色文化与历史,吴奶奶很高兴,向远方一指,告诉我们:“他们在那里。”原来,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革命先驱,白驹镇修建了一座会师纪念馆,用雕像和壁画的的形式来供人们参观、瞻仰。露天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座雕像,有叶挺、项英、陈毅、刘伯承……每一尊雕像,都是一段不能遗忘的红色历史。
原来是他们。在雕像前,我们沉默,同时也沉思。每逢历史的重要关头,总有那么一群人,会用自己的生命来转动历史的炮口,用自己的血肉来包裹将国家的前途和人们的幸福,推向光明的未来。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
【村民为我们讲述红色故事】通讯员徐美玲摄
牢记使命,携红色砥砺前行
那么又是什么,使他们拥有如此伟岸的力量与崇高的觉悟?转头望去,远方田地里,村民正劳作归来,纪念碑前,小朋友们送的鲜花也随风摇动。答案跃上了心头,那就是“人民”。时隔98年,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他们终生奋斗的目标!
这次红色文化之旅,使我们青年与他们在此相遇,也知晓了98年前是他们转动了历史的炮口。他们是谁,他们就是为了中国人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这次相遇,我们读懂了共产党人98年来不变的初心与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会不忘初心,永远将红色的历史铭记心中,携红色文化砥砺前行,勇于奉献,敢于牺牲,齐心协力将中国推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红色故事壁画前的合影】通讯员曹仁杰摄
来源:中华网
(责任编辑:阳光)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