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红色景点火热,一些党性教育基地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紧俏场面。不过,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摩肩接踵参观完,有些人连英烈的名字都没记住;队伍呼呼隆隆,嚷嚷得最多的是“记得合影”。红色教育,俨然成了“跟团打卡”“到此一游”,大大变了味儿。
革命遗址,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伫立于烈士碑前,注视斑驳旧物,细读那些慷慨激昂的文章信函,重温艰苦年代的奋斗激情,将给予我们无尽的前行力量。尤其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被挖掘开发,到基地接受现场教育已成党员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是纵观前来参观学习之人,心怀虔诚者很多,心浮气躁者亦不少。一些人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身在心不在、只打卡不学习,甚至有些单位本身活动组织得就毫无章法,最终红色教育发生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营造严肃的学习氛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关键的是需要参观者自身端正态度。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基地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视,一些地方虽然争先开发红色教育资源,但充分性、生动性、贴近性还很欠缺。有的地方挂了牌子,但只有孤零零、空荡荡的几幢旧建筑,里面既无布展也无人维护;有的虽有图片、旧物及简介,却相当简单粗陋,读来艰涩乏味;还有的敛了故事细节,又流于娱乐化、庸俗化,完全偏离了红色教育的初心。诸如种种,不仅辜负了前来学习者的诚意,浪费了手中的宝贵资源,也是对革命先辈、峥嵘岁月的不够尊重。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岁月静好。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红色遗存,决不只是“古董”,它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与牺牲,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不屈与抗争。无论是参观者还是管理者,都不能敷衍对待,必须足够珍视,让它们“活起来”“火起来”。无论是主动探索多样灵活的展陈方式、还是进行生动详实的内容讲解……只要多用心一分,参观者的获得感就会多一分。而且身处信息时代,已经有许多先进技术可以利用。将展陈信息编辑好,就能通过“扫一扫”实现讲解;将VR虚拟技术引入,就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哪怕是简单的路线图绘制,只要肯下点功夫,都能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把红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到现场去接受生动教育,上好“触摸党史,感受党魂”的重要一课,将激励我们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房住不炒红线紧绷 房贷政策趋向收紧 多热点城市利率上浮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