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幻文学:基于现实的未来视野
科幻作家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推导出未来社会的某种呈现状态,并就人类的现存问题提出解决之道。科幻作家走在时代的前面,照亮未知、提出假设——甚至在若干年后会变成现实。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生存坐标,科幻小说提升了人们想象力的像素,对未来看得更清、更远,改变了读者看待世界的思维、看待未来的眼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幻是基于现实的沙盘推演,即使宇宙寂灭,时空不存,最后熄灭的也将是人们不懈探索的目光。
1903年,周树人翻译作家凡尔纳的小说《月界旅行》的时候还没用“鲁迅”的笔名,当时也没有科幻小说的概念,封面写的是“科学小说”。他在《月界旅行·辨言》中指出:“经以科学,纬以人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直到今天,科幻小说的写作旨归仍然是科学叙事与人文思考的结合,科学只是手段,思考才是落脚点。
问题意识:幻想的船与现实的锚
1818年,作家玛丽·雪莱的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出版,在这本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中,她提出了人与科技的关系问题,如今人们已经就这个话题争论了两百年,并将继续争论下去。
人们今天所熟知的科幻文学是由作家凡尔纳和作家威尔斯奠基的。凡尔纳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外国文学史》中专节介绍的科幻作家,他在1870年出版的《海底两万里》中设想的潜水设备早已成为现实。威尔斯在1895年出版的《时间机器》中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并成为这类小说的滥觞,他在小说《世界大战》中提到的星际战争点燃了后辈思考的热情。作家阿西莫夫创作的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作品,更是科幻作家无法绕开的高峰,他提出的创作原则依然是科幻作家在创作中遵循的圭臬,思维还在他提出的框架中打转。作家阿瑟·查尔斯·克拉克在1968年出版的小说《2001太空漫游》中讲述了机器人对人类的背叛。
只要人类的想象力达到极限,科幻作家就会寻找突破点。科技能给人类带来什么?从蒸汽朋克到赛博朋克,从蒸汽机车发展到网络世界,科技产品的更新迭代成为时间划分的重要标识,但技术的变革并没有掩盖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部分科幻作家认为,科技可以助力社会发展,也可能让社会进入混乱,科技甚至被认为会反噬心灵、使人物化。在科幻作家看来,自然和社会环境未来会更差或更好,但多数情况下会更差。科技本身不是科幻小说的核心组成部分,科幻小说所关注的其实还是人们的现实处境、客观矛盾、实际问题,哪怕在银河系外的飞船上,人们思考的也是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哲学思考:科学预测与技术反思
科幻小说的很多细节以科学理论为支撑,需要精确。科学理论为科幻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以前是牛顿的力学理论,现在则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虽然人们对虫洞、平行世界、时光倒流等物理现象是否存在还处于探讨阶段,但这些现象在小说、影视剧中却经常出现,很多观众对宇宙的了解也是基于小说、影视剧。科幻小说以跨越时空的叙事视角、合情入理的大胆想象,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空间,开辟了文学写作、人类认知的新边疆。
不管是外星人入侵,还是异象降临,科幻小说开头就是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在暴风骤雨般的难题的暴击下,大家会做怎样的抉择,扮演什么角色呢?时间的河流在日常生活中缓慢地流淌,但在定位人类与自我、自然、科技、宇宙的关系方面,科幻作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对未来提出科学的预测,既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进行反思,也对有可能产生的伦理挑战进行哲学思考,还对外星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例如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在小说《安德的游戏》中描述了身处太空的奥德赛们与外星文明的对话等。
其实,科幻小说在国外文学界的地位并不高,作家菲利普·迪克是首位进入“美国文库”的科幻作家,那已经是2007年了。即使到今天,“美国文库”中的科幻作家也只增加了厄休拉·勒·古恩。如果把头顶“黑色幽默”标签的冯尼古特也算进去,“美国文库”中的科幻作家也才三个人,显露出科幻小说在文学界的尴尬地位。
电影《银翼杀手》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至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之一,这部赛博朋克风格的里程碑式作品,改编自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菲利普·迪克有很多奇思妙想,并且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宝库,包括电影《少数派报告》《命运规划局》等,也正是因为他深刻的哲学思考,导致他生前受众不广。
中国科幻:月球殖民到降维攻击
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说》问世,这是我国最早的科幻小说。作家老舍于1933年出版小说《猫城记》,主人公来到了火星。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作家叶永烈的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引发购买热潮,作家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到了孙少平与外星人进行交谈,可见科幻在当时确实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而科幻真正引起大众的关注,还要到1999年夏天,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与刚出版没几天的《科幻世界》“撞衫”,引起巨大轰动。科幻再一次引发关注,则要到2015年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而从刘慈欣在《三体Ⅲ·死神永生》中提到的降维攻击中能看到弦理论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引进外文书的步伐明显加快,出版的科幻作品也多了起来。例如,作家斯蒂芬森近1200页的小说《编码宝典》于2002年出版,2017年由新星出版社引进推出中文版;斯蒂芬森近900页的小说《七夏娃》于2015年出版,2018年就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推出了中文版。
其实外星人存在与否、机器人有没有情感等问题的价值,更多地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校正未来发展方向的参照,对有可能产生的畸形的未来进行预判,并使人免疫,让人以自身的力量抵近完美。或许科幻小说中的人类世界只是比现实走得快一点,或许那只是平行宇宙中的某种存在状态,或许时间旅行很多年后也不会实现,但在大脑的宇宙中,我们一直在穿梭古今、思古鉴今。
科幻是人们填补现实与理想的鸿沟、折射虚设的未来的有效手段。科技只是载体,对人性的试炼才是核心。人类通过科幻小说探究自身与外界的关系,生命的价值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哲学家卡西尔认为:“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乃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未来所虚设的圆满使人难以忍受时代、生命的局限,并在憧憬远方的美好中渴望突破这种局限。局限是人类的现实境况,其中暗含着一种超越这种境况的努力,而这种努力所带来的可能性使生命充满生机,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飞云)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