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小镇,所有的建筑都只是躯壳,历史文化才是灵魂。建筑是可复制的,历史不可复制。
随着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理解,依托于山水田园发展旅游产业的地方越来越多。位于恩施州西北部的龙马风情小镇,群山环绕,曾是古时川渝鄂盐茶古道的主要中转集散地。围绕盐茶古道、土家集市等文化特色,结合小桥流水、田野阡陌等山水风貌,这几年龙马村也打起了文化旅游牌。
“努力打造旅行中的家,赏风情山水,品漫慢生活”。记者在龙马村看到,一家客栈打出的广告词颇有韵味。对于长期奔忙在城市的人来说,在此偷得“千年土家盐茶驿,醉美龙马田园居”的悠然生活,无疑是一种特殊体验。当地以茶马文化为内核,开发了玉龙湖,办起了女儿会,开展了龙舟赛,呈现给游客的不只是绿水青山相映成画的迤逦风光,更有盐茶古道意韵悠长的历史文化。风情小镇是龙马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窗口。漫步于古色古香的小镇,街道两旁是飞檐翘角、青瓦白墙、木格门窗的建筑,大有烟雨江南的诗画意境。有幸遇上几个穿戴民族服饰的年轻姑娘,正在进行民族节目展演。有摊位展示着背篓、草鞋、簸箕等村民手工编制的特色产品,也有摊位在售卖鸠叶神豆腐、蕨粉粑粑等未曾听闻的特色食品。这些独有的场景、稀奇的什物,何尝不是弘扬民俗文化,深挖历史底蕴的直观体现?
谈及龙马风情小镇的历史,退休教师陈雪原对历史渊薮、先贤名人、故事传说如数家珍。“建设特色小镇,所有的建筑都只是躯壳,历史文化才是灵魂;建筑是可复制的,历史不可复制。”从短暂的交流中,不难感受当地人对文化传承深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2014年浙江率先提出特色小镇,到国家发布引导政策,再到地方密集跟进,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特色小镇,正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三产融合及乡村振兴等有效实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然而,“有小镇无特色”的现象也逐渐凸现。不少小镇的仿古街大同小异,缺乏对本地传统文化的挖掘,售卖的文创产品几乎千篇一律;有的特色小镇靠游乐设施来吸引游客,商业气息浓郁,而展现自身文化味儿的体验项目难觅踪影;有的甚至被房地产项目绑架,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一个特色小镇,理应是一个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生命体”,明确产业定位、彰显文化内涵、明晰旅游功能,既是必须秉持的基本原则,也是需要兼顾的发展要求。在龙马风情小镇,当地通过保护“丁谓路”“将军渡”等历史遗迹,绘制盐茶古道示意图、出版《龙马诗词赋三百篇》等积极作为,开掘历史传说、名人典故、人文古迹,对其进行艺术形式的包装和创新,充分凸显特色文化内涵,再结合特有的自然风貌,风情小镇的生命力才能持久保鲜。
有文化之魂的特色小镇,让人们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欣赏宜人景色的同时,也能接受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丰富人们的旅游体验,达到景色之美和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长远来看,这不仅能把更多“远去的乡村”,重新打造为人们心中象征着“诗和远方”的伊甸园,还有助于整个乡村旅游市场的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绘下山、水、人自然和谐的动人画卷。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雪霁)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