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颐和园/2019首都文博志愿者培训拓展活动

发布日期:2019-07-24 16:00:49 来源: 作者: 点击:348次 字号:增大 减小
  

 

    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300.8公顷。是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一,全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园中有各式点景古建筑和众多古树名木,其中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筑三千余间,园藏文物三万余件,古树名木1600余株,佛香阁、长廊、石舫、十七孔桥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被众多专家学者和园林爱好者誉为“中国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 175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予以重修,并于两年后更名“颐和园”,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和政治活动地。1928年,颐和园正式辟为公园开放。1961年3月,颐和园被国家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认为“颐和园是中国造园艺术和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东方文明的有力象征”;近几年,颐和园陆续被评为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基地、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基地、古建筑技术教育基地以及青少年教育基地。


1.jpg

 


    此次活动日期定在2019年7月28日,上午进行专题讲座“颐和园历史文化”,主讲人赵晓燕,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园林绿化高级工程师,风景园林硕士。1997年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先后在天津市园林局绿化工程处、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从事绿化工程管理、园林植物养护、园林文化研究等相关专业工作,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和主持多项北京市级、中心级以及园级课题研究。主编《几上风雅——颐和园盆景插花精粹》、《颐和园申遗成功二十周年论文集》参与编写《名园记胜——民国时期颐和园诗文选集》等多部书籍,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中国园林首重“意境”,即诗情画意,这与中国的哲学美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追求闲适优雅,寓之以德,怡情养性,超世脱俗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在中国园林中的植物都是经过精心布局,符合画意。西方园林则表达出人要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其中的园林植物也是极尽人工之能事,修剪出各种规则的几何造型。

    中国园林中植物所营造的景观意境,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次讲座主要以皇家园林颐和园为例,讲述植物在园林意境营造中的作用,以及园林植物与建筑、山石、水面之间如何处理好合适的关系。借鉴历代古画中植物之美呈现的多种形式,应用到颐和园的景观树木修剪造型中去,为广大游客展现颐和园精美的造园艺术。


2.jpg

                           

    下午进行非遗体验“古建彩绘”,中国古建筑的油漆彩绘工艺,源于古代为了保护木建筑构件免受日晒、风吹、雨淋而进行的油漆涂饰,既有保护作用,又有装饰效果,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工艺。2015年这项中国园林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讲人李锋,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热爱传统艺术,喜好研学游历。曾就职于北京科技学院,高校执教15年,主要教授美学、艺术史论、中外建筑史等课程。长期致力于国内古代建筑的田野考察,寻访北京、山西及河北等地的民间非遗传承人,体验技艺、体会传统,对古代建筑、器物、绘画以及民间艺术有一定的探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保险科技引导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大地保险紧握时机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篇:唐秋桐的新诗“在舒畅的红枫湖畔”又获大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