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70年·高新区企业巡礼丨探寻以岭药业对中医药事业的初心和坚守

发布日期:2019-08-06 16:25:42 来源: 作者: 点击:607次 字号:增大 减小
  

   讲述70年企业故事,见证高新区成长历程。在建国70年之际,高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根据区域企业特点,为不同行业的部分重点企业、代表性企业量身制作了一版“企业画卷”,用企业的成长来反映高新区的发展变化,企业故事即是高新区的故事,专题记者将为读者一一解锁高新区企业密码,制成一档专题栏目——“70年·高新区企业巡礼”。

    ▲ 2011年7月28日,以岭药业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2011年7月28日,深交所大厅的钟声再一次敲响,这次站在这里敲钟的是一位特殊的创业者,他曾经是一名坐诊的中医科大夫,凭借他对传统中医药的潜心研究,从十几人的医药研究所,经过20年的发展,终于成为河北省第一家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中药企业。《人民日报》撰文评论:“用自己掌握的技术研发新产品,历经艰辛,既创造了可观的社会财富,也提高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为打造民族品牌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位在深交所敲钟的大夫就是以岭药业的创始人、中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吴以岭。近日,记者走进这家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上市企业,探寻这个和石家庄高新区共同成长起来的石家庄本土企业对中医药事业的初心和坚守。

  创业,从一次结缘开始
    ▲ 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创办“全家福”

  1991年3月,石家庄高新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企业创业的摇篮从此开启,这个摇篮里第一批孕育了500多家创业企业,以岭药业正好是这里的第600家企业,也是高新区第一批企业中发展最好的。

  以岭药业和高新区的结缘还要从一个“要面子”的小故事说起,时任河北中医院大夫的吴以岭当时在圈里已经是小有名气,尤其是他研发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五龙丹”在1991年被列为河北省科技推广项目。一位行走于香港和深圳的商人,得知这个消息后,辗转联系到吴以岭,并特地前来石家庄与他会面,而且将会面地点定在了当时石家庄的一家高档大酒店。为了给自己充门面,吴以岭就向曾经在他这里看过病的开发区主任借车,主任不仅将车借给了他,还让司机专程接送吴以岭和这位港商。

  这位港商在车上便向吴以岭介绍了合作的美景,企业注册、安家费、专利注册、移民香港等诱人的福利统统抛给这个还在靠借车充门面的大夫,但吴以岭完全没有没有被这些利益所动。

  “我的专利一定要是中国专利。如果你真的想和合作,你来石家庄投资,你投资给我。”吴以岭坚定地回绝了这位港商的邀请。

  当时,这位港商与吴以岭的全部谈话,以及他们的合作事宜,开车的司机虽然没有全盘掌握,但也略知了一二,港商想挖角的意思确是再明显也不过了。回去之后,作为一件谈资,他就把了解到的事情经过跟主任说了。主任对这位有魄力的大夫顿觉佩服不已,当下决定要将吴以岭留下来,留在开发区和这里一起创业。

  当主任找到吴以岭时,他将自己兴办医院、药业的想法统统告诉了主任,并如实说明自己囊中羞涩,缺乏资金的问题。对此,主任虽然保证他可以协助解决,但吴以岭还是有些犹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主任又多次找吴以岭恳谈,向他保证只要留在石家庄,留在高新区,这里将会为他的项目成功提供一切支持条件。在主任“三顾茅庐”的诚意下,1991年年底,吴以岭终于下定决心跳出工作岗位,兴办研究所和创办医院、药厂的创业热情之火开始点燃,也开启了高新区生物医药特色发展的征程。
    ▲ 1992年,批准成立“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的文件

  创业伊始,吴以岭以自己的名义向开发区借了10万元钱,作为开办费,租了几间房安营扎寨,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1992年6月16日,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石家庄开发区门诊部在红旗大街61号正式营业,吴以岭开出第一张处方。同年10月26日,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获批建立。同年12月,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黄帝制药厂(以岭药业前身)获批。

  开拓,走上产业发展快车道
    ▲ 2013年10月20日 英国卡迪夫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成立

  在医药研究所注册成立半年之后,吴以岭就决定在开发区西区征地26亩建设自己的医院、制药厂,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澎湃着每一位创业者,也为全市的中医药产业带来了希望。1993年2月21日,猴年春节过后不到一个月,时任河北省省长的叶连松为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挥毫写下“创业意识,高尚医德,精研医术,团结协作”的题词,对吴以岭和他团队的创业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是给这群“摸着石头过河”的创业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 1993年,时任河北省省长叶连松为研究所题词

  很快,以络病理论指导新药研发进而产业化的创新之路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对吴以岭董事长的创业思路非常赞赏,欣然题词,“从中医理论着手,发展新药,并使之产业化、国际化,为开拓我国医药科研和产业作出新贡献。”至此,以岭药业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

  1994年肌萎缩专科完成的“中药肌萎灵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通过省科委组织、国内中西医专家参加的鉴定会;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科技中药通心络胶囊,1996年获得国药准字号成功上市。1998年“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列为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并获省市科技进步奖。通心络胶囊超微粉碎技术被列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00年“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该奖项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也是河北省自建国以来中医药项目获得的最高荣誉。2002年,该研究获得河北省省长特别奖。

  2000年,吴以岭以振兴民族医药、打造百年企业为己任果断决定在高新区征地164亩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002年9月,新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当年就通过国家GMP认证,这标志着以岭人的坚持再一次得到了升华和飞跃。

  精进,立足国内谋定国际市场
    ▲ 2016年9月,连花清瘟FDA二期临床研究启动会后,中美专家合影留念

  2009年,公司在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征土地600亩,建设以岭医药产业园,园区配套建设了三个符合欧盟GMP以及美国FDA标准的现代化生产基地。2009年4月至2010年2月,以岭药业顺利通过新西兰GMP、英国MHRA、美国FDA认证,标志着以岭产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2016年,连花清瘟胶囊启动美国FDA二期临床。42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或者国家基本药物目录,7个专利中药成为国家医保用药。在这期间,以岭药业还建成了八万平方米的国际制剂大楼,国际制药通过FDA及欧盟认证,国际化的生产、质量、营销、管理队伍保障化药板块成为支撑公司快速发展的又一大主营业务板块。2017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东院区——河北以岭健康管理中心成立,开展健康体检、慢病管理和抗衰医美服务,创建了国际化、智能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

  自2011年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之后,以岭人制定了“1-5-20”发展规划,构建了中医药、化药、健康产业、医疗、资本运作五大板块,创立了“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独特运营模式。二十多年来,在“继承创新、造福人类”企业宗旨的引领下,以健康人类为己任,造福社会为弘愿,以岭药业形成了科技中药、国际制药、健康产业三大业务板块,发展成净资产75亿,市值近200亿的医药上市20强企业(股票代码002603)。在众多药物单品中,已经成功推出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三款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明星产品”。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8.15亿元,同比增长17.98%,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10.82%,纳税7.6亿元。

  人才,企业发展的一颗“宝石”
    ▲ 已有30位两院院士入驻以岭药业院士工作站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我们坚持产业工人对标石家庄市场,管理人员对标全国市场,研发高端人才对标国际市场”以岭药业人力资源部主任徐卫东和记者谈起公司的人才战略时介绍说。长期以来,以岭一直坚持人才兴企战略,把人才视为企业运营的“宝石”,同时秉承“以人为本”人才管理策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包括外籍专家、归国专家、博士、硕士及各类高职人才等,是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国家博士后工作站、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公司员工5000余人中包含博士28人,硕士292人,本科1599人,这其中,仅科研人员就有737人。吴以岭院士带领的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研发团队201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高层次创新团队”,被列入河北省首批“巨人计划”团队。

  “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只要你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广阔的平台”以岭药业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等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每一名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以岭,任何岗位的员工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大中型项目管理,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有机会获得各种社会荣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在这里由普通员工成为中高层者逾千人,以岭成为了培养人才、成就人才事业发展的练兵场、实践场。
    ▲ 2018年6月,以岭三位一线员工荣获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奖

  在以岭万洲国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 2014年底加盟公司的副总经理胡国衡,曾在国外工作多年,致力于国际药品注册、申报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在这里,能用上自己的经验,也能学到新东西,很开心!”看着面前在包装线上列队而出即将销往国外市场的“呋塞米”等产品,他深有感触地说。

  提取车间粉碎岗位的班长李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的改造了旋风分离器,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合计约117万元,并荣获高新区第三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员工要加强学习,保证创新工作的正确方向;公司要加大对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大家的辅导工作,为创新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好展示自我的平台。”李宁向记者建议说。

  以岭药业不但在工作和个人发展方面对员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员工生活福利上也倾注了很多的精力,高级人才公寓、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各种日常福利等。自2017年石家庄及高新区实施人才绿卡政策以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积极对接市、区两级人才绿卡政策,最大限度为员工争取人才福利。截至目前共办理石家庄市人才绿卡A类5人,B类28人,高新区人才绿卡158人,另有部分应届生的人才绿卡正在办理中。

  责任,彰显一个企业的社会风范
    ▲ 2013年7月19日,以岭药业向河北涿鹿县蟒石口镇黄花口村参事室基层建设年帮扶村项目支持30万元

  以岭药业一直秉承“为员工谋发展,对社会做贡献,为股东创价值”的经营理念,不仅提供优质医药产品造福社会,还积极从事公益活动,践行着一个医药企业对社会、对人民的诚信奉献精神,多次荣获“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奖”等荣誉。
    ▲ 以岭药业在涉县太行山地区建立了十万亩原态中药种植基地

  扶危济困

  以岭药业持续关爱贫困人群,慈善捐助救难济困。2016年6月13日,向青海省同德县河北乡400余名牧民捐赠治感冒抗流感药物——连花清瘟胶囊;2016年6月28日,以岭药业与地方医院组建“精准扶贫”代表团奔赴深山,为秦岭村民进行义诊,并捐赠价值近万元连花清瘟胶囊;以岭药业不仅积极从事健康扶贫、对口扶贫还积极实践产业扶贫道路。截至目前,以岭在全国道地药材产地建立了17个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以中药材特色产业助力当地农民脱贫。
    ▲ 2015年12月1日 以岭药业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贫困地区人群捐赠1000万元感冒流感防治药品

  抗震救灾

  以岭人始终关注着我国发生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区域的群众健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彰显企业责任。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地区发生6.0级地震,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以岭药业在第一时间携手当地红十字会向灾情较重的珙县、长宁县捐赠价值近30万元的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罗红霉素片等药品,用于灾后疾病防治;2016年7月,湖北、河北等省份多个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以岭药业通过河北省红十字会向河北受灾严重的石家庄、邢台、邯郸地区先后两次捐赠70万元急需药品,保证了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
    ▲ 2014年10月,吴以岭院士(左)向母校南京中医药大学捐赠1000万元设立以岭中医药奖学金。图中右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

  捐资助教

  以岭人从中医药中走来,始终不忘初心,积极投身中医药事业的推广传续中。以岭药业投入6000万元设立“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连续六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关爱医师健康的“三送”( 送知识、送感情、送关怀)活动,引起全社会对医师健康的更多关注和爱护;向12位两院院士共同倡导发起的专项公益基金“院士博爱基金”捐赠1000万元,用于培训基层医生及为基层医疗机构购置全科医疗诊疗设备,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诊疗效率和诊疗水平;捐助1000万元建立“南京中医药大学以岭中医药奖学金”,为资助中医药教育事业、奖励优秀中医药人才,帮助立志从事中医药事业的有志青年实现中医梦。
    ▲ 中水再利用,成为以岭药业园区景观用水

  绿色发展

  以岭药业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凭借多年的积极探索发展,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中,以岭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在全国制药企业中仅有13家企业入围。2019年7月5日,以岭药业再一次荣登2019“十大绿色创新企业”榜单。

  “中医药循环经济,体现中国特色,打通资源、能源、环境之经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程会强高度赞扬了以岭药业在践行绿色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以岭药业在发展过程中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厂区建设、药品研发生产全过程,通过园区绿色规划、产品工艺创新、废物资源利用等项目实施,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既有利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

  集聚,打造企业创新创业乐土高地
    ▲ 石家庄高新区八匹马雕像(昂首踏步奔未来)

  企业的成功在于创业者的付出与努力,但也离不开产业环境、离不开市场环境、更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以岭药业所在的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展成为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综合排名居全国高新区第17位,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排名具全国高新区第7位的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乐土高地。近年来,在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确立了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的,全行业多领域聚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集聚效应显著。仅2018年一年就新增生物医药企业541家,总数已达1266家,拥有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4家,在研新药项目400余项,营业总收入占河北省58.6%。

  产业集聚得益于高新区工委管委着力构建的优质产业生态。这里构建起了生物医药企业从新药研发、孵化、产业化到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整合搭建了30家众创空间+17家孵化器+4家加速器+若干个专业园区+208个服务平台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同时成立了全省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院士7人、“千人计划”专家8人、“万人计划”专家9人、诺奖工作站6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70人,年均服务区内企业各类用工3.4万人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和“智囊库”。

  高新区拥有从项目“种子期”到“成熟期”全周期的产业资金政策和政务服务政策。国家一类新药研发奖励1.2亿元,新药临床分阶段奖励1200万元,古代经典名方单品种100万元,特医食品研发100万元,一致性评价300万元等不同阶段的新药研发资金奖励政策;三类医疗器械500万元,二类医疗器械50万元等的医疗器械奖励政策;同时还包含公共服务平台购置费奖励500万,产业化项目奖励2000万元,租房首免五减半,购房分期、付款50%产权登记等平台及产业化方面的多种类资金奖励政策。政务服务政策方面,高新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为企业着想的“管家式”配套服务政策,一企一策、项目专员制、项目征地6个工作日“四证”齐发等全天候、全方位为企业服务。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新形势下,给予每一个创业者的都是新的机遇,同样也是新的挑战,石家庄高新区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同高新区的企业一起发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精神,努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用优异的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来源:中金在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油皮亲妈”——NAPOLEON PERDIS妆前乳

下一篇:“助力父母,成功母乳喂养”禧月阁母乳喂养公益讲座圆满结束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