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时光荏苒三十载 凝聚升华再拔高

发布日期:2019-08-19 12:53:52 来源: 作者: 点击:412次 字号:增大 减小
  

 ——中冶宝钢技术炉窑耐材系统管理在改革开放中变革与发展


翻阅历史的长卷,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的风雨历程,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目前国内行业领先、综合实力最强、专业服务最优的冶金生产运营服务商,公司每一步发展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在这40年中更是见证了中冶宝钢技术炉窑耐材系统管理的变革与发展。

中冶宝钢技术协力分公司前身之一是上海宝冶筑炉工程公司,是具有国家工业炉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专业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宝钢工程项目后,留下队伍专门承担了宝钢炉窑协力生产项目。目前宝钢一炼钢300吨转炉、二炼钢250吨转炉、钢包、铁水包、中间包、RH等炉窑耐材及砌筑作业均由协力分公司承担。在这三十多年的从业历程中,协力分公司在作业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炉窑耐材与砌筑管理制度体系,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能手,为宝钢炉窑系统的安全稳定、生产顺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炉窑耐材及砌筑业务团队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壮大

1989年,公司仅有一个95人的班组在宝钢负责钢包砌筑维护业务;1990年,开始承揽宝钢一炼钢特大型中间包、RH耐材砌筑、维护施工业务;1995年,开始承接电炉厂老线钢包、中间包、铁水包的耐材砌筑、维护施工业务;1998年,宝钢二炼钢建设完成,开始承接中间包、钢包、铁水包、RH耐材砌筑、维护施工任务。在此期间,设备运行维护随着项目的承接也同步展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时间节点见证了炉窑耐材系统的壮大与发展,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经过多年的拓展,从事炉窑耐材系统的人员从开始的95人,发展至目前且拥730多人的专业管理、技术团队。其中高级工程师(含教授级)2人,工程师6人,助理工程师23人,高级技师5名,技师17名,高级工232人,中级工102人。工种包括砌筑工、装包工等二十余类,特殊工种人数达到1600人次,员工队伍不断强化和壮大。

二、炉窑耐材及砌筑业务技术在时间的堆积里不断凝练

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也是企业永葆青春、持续发展的灵魂。中冶宝钢技术协力分公司自1989年开始承担着宝钢钢包、中间包、RH的耐材砌筑与维护作业项目,立足于自主创新,强化技术服务,以新的砌筑工艺、新的维护方法和新的服务理念。不断总结技术创新,优化改进了现有的工艺,研发了新设备,总结了一项项技术成果,形成了多套集成技术系统。

一是大硅钢精炼炉(RH真空槽)内衬结构及维护工艺不断改进

RH真空槽是精炼品种钢的特有设备,主要以精炼大硅钢为代表的高、精、尖品种钢。针对RH真空槽各组成部分耐材使用寿命低的现象,作为宝钢RH真空槽耐材砌筑、维护施工项目的承包单位,为了满足炼钢厂炉外精炼需求,为宝钢精炼生产保驾护航,公司利用自主管理、成立攻关小组等形式,开展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和确认、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对真空槽各组成部分耐材炉龄进行攻关,逐个解决了合金口耐材异常熔损、槽内耐材熔损不均、环流管局部熔损、浸渍管浇注料脱落和热弯管维护困难等难题,从而提高RH真空槽炉龄。例如通过改进合金口衬板结构、增加合金口降温措施,成功解决了合金口耐材熔损坍塌和合金口衬板异常熔损现象。为宝钢精炼生产的顺行做出了贡献,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信誉度和用户满意度,树立了中冶宝钢技术冶金运营服务行业的协力品牌,为占领钢铁企业协力市场和赢得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硅钢精炼炉(RH真空槽)内衬结构及维护工艺于2008年被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特大型钢包维护技术不断完善

钢包是炼钢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设备,是连接转炉至连铸炼钢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炉外精炼工具及钢水浇铸工具。针对宝钢钢包内衬耐材的熔损度加剧、钢包的周转频率加快等现象,作为宝钢300吨钢包的耐材砌筑、维护施工项目的承包单位,为了满足炼钢生产需求,确保宝钢生产物流平衡,公司致力于改进和优化钢包内衬耐材维护和本体结构维护技术,从而提高了钢包使用炉龄和使用安全系数,300吨特大型钢包维护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降低了耐材消耗成本,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钢包的安全使用系数,确保了宝钢炼钢生产顺行,并成功应用到250吨、150吨钢包维护上,具有为国内外钢厂各种型号的钢包维护提供借鉴和技术帮助的价值,本技术成果多次荣获全国QC自主管理成果发布一、二等奖,并申报1项国家专利,此项技术2010年被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特大型中间包维护技术不断创新

公司对宝钢特大型中间包维护技术不断进行创新、总结归纳,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集成,攻关小组致力于改善中间包内衬耐材使用、维修施工工艺的改进及降低中间包异常浇注率,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提高了中间包使用炉龄和浇注稳定性,最终达到现场生产降本增效、快速周转和确保炼钢连铸生产顺行的目的,对国内外钢厂中间包维护项目提供借鉴和技术帮助有着积极意义。

自2004年以来,攻关小组致力于改善和优化中间包内衬耐材结构和维护技术,通过申报技术开发项目、利用自主管理活动等手段,共完成研究课题6项,经济效益显著,取得授权专利2项,获得省部级技术成果5项,发表科技论文3项。特大型中间包维护技术于2011年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四是钢水RH真空精炼槽体维护成套技术不断研究

RH真空精炼槽由钢结构壳体和耐火材料组成,由热弯管、上部槽、下部槽和浸渍管四部分组成。上部槽与热弯管连接,上部槽设有合金加料口,热弯管是钢水精炼过程中气体和钢水中残渣排放通道;下部槽是钢水循环脱气反应的主要场所,主要包括两个环流管和与其相连的两个浸渍管。通过优化钢水RH真空精炼槽体施工工艺和内衬结构,研制专用工艺设备和施工设备,提高了真空精炼槽使用寿命,降低了真空精炼槽异常下线率,确保了处理效率及炼钢精炼生产稳定顺行。

优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①研发了热弯管在线维护技术,研制配比铝镁质浇注料代替镁铬砖,并开发了顶部整体浇注用模具,用于热弯管内壁顶部浇注施工,热弯管大修施工工期从12天降低到7天。②实施真空精炼槽合金加料口预砌筑工艺,节约大修工期10%以上。

革新专用工艺设备设施,提升施工质量:①研制了下部槽环流管在线热态修补和浸渍管喷补专用装置,实现了下部槽环流管在线热态修补,提高了浸渍管的在线喷补质量,喷补料附着率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②对环流管壳体加装喷雾冷却装置,有效降低壳体温度,防止壳体变形对耐材的损坏,环流管的使用炉龄平均提高8%以上。

研发专用施工设备,保障施工安全:①研发RH真空精炼槽维修用筑炉塔代替脚手架,作业应危险等级从IV级降到Ⅴ级,并且真空精炼槽的大修作业时间由96小时缩短为72小时。②研发RH热弯管专用倾翻装置,完全消除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优化内衬结构及维护工艺,提高使用炉龄:①增设缓冲装置,改变了合金料的运行轨迹,消除了合金料对真空精炼槽耐材的撞击剥蚀,下部槽局部挖修次数减少了33%以上。②研究钢水循环对下部槽内衬冲刷的规律,计算出冲刷部位熔损速率,采用综合砌筑技术,使钢液流动冲刷部位与其它侧壁最快熔损部位达到寿命同步,使下部槽使用炉龄提高10%以上。

同时,RH真空精炼槽耐材无铬化试验的成功应用,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遭受的铬污染,保障了员工的职业健康。科研过程中开展的自主管理活动多次荣获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协会发布的一、二等奖,申请了8项国家专利(4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赢得了荣誉,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钢水RH真空精炼槽体维护成套技术2014年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三、炉窑耐材及砌筑业务能手在时间的淬炼中不断成长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优秀的团队,在炉窑耐材管理系统过往的30多年里,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技术能手和管理团队。

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向义龙

向义龙,1992年参加工作,1997年开始从事炉窑耐材系统工作,2000年一炼钢RH扩容新增加2RH项目,业主点名让向义龙负责技改期炉窑外协的相关工作。在2RH技改扩容期间,他和团队总共提出了47项改进建议,其中17项被宝钢项目组列入A类计划,得到了采纳实施。这个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自主设计建造的钢水精炼项目,为国家节省成本7000万元。他2002年开始担任300吨钢包作业区作业长。为使钢包维护满足甲方生产的需求,他白天身先士卒进入80多度高温的钢包内,从残砖拆除、冷钢烧割到耐材砌筑,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找出影响钢包包龄的因素。仅2002年一年,他们就提出并实施工艺改进、耐材结构改进等达12项,通过这些工艺的改进,钢包的平均包龄由年初的平均157炉,提高到平均198炉,最高炉龄达248炉,超过了韩国浦项钢铁242炉的世界最好水平。包龄的提高,钢包得以正常周转,为宝钢精品钢的高产、顺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包龄的提高,钢包修理量大幅度的减少,在降低修理量,减轻作业劳动强度的同时,每年还可节约耐材成本580多万元,节约人工成本80多万元。

2003年以向义龙为组长的自主管理成果“改进300吨钢包修砌工艺、提高包底使用寿命”,和2004年的 “改进300吨钢包修砌工艺,提高渣线使用寿命” 的自主管理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冶金施工系统的一等奖,全国工程建设施工系统一等奖,同时该QC小组2003年、2004年先后被中国质量协会、中国科技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评选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05年的“优化300吨钢包内衬结构,提高钢包使用寿命”的成果通过了中国冶金集团的科技鉴定。

2、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张兵

张兵,1970年出生,1985年底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炉窑系统相关工作,历次获得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中冶科工集团技术能手、筑炉工高级技师、中冶宝钢技术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和他的团队代表中冶宝钢技术参加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冶金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冶集团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砌筑工”项目中,分别获得个人第九名和第十二名及砌筑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成为中冶宝钢技术历史以来砌筑工最佳的成绩。

张兵同志先后提出的《改进真空槽三角区挖修砌筑工艺》、《合金口组合砖及溜槽抗磨损砌筑》、《中部槽、上部槽工作层耐材贴补技术》、《真空槽槽底工作层及浸渍管环砖改善起拱》、《热弯管的砌筑及托板砖的改进》等方案一一实施采用。有效满足硅钢生产需求,缓解在线维护、槽修砌筑等工作的压力。他把每一个成绩都作为自己工作的新起点,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跃自我,参与研发5#RH自动清洗防尘搅拌机和开发维护台车顶渣设备并成功投入使用,为企业占领市场贡献出自己绵薄之力。

3、全国工人先锋号---工业炉窑电炉精整乙班

电炉精整乙班成立于2007年,现有总人数19人,职工平均年龄38岁。该班组主要承担宝钢钢管条钢事业部电炉厂连铸坯精整作业和行车操作两大作业项目,其中连铸坯精整主要包含铸坯跟踪、铸坯编号、铸坯质检等10余种铸坯精整作业工序,行车操作主要包含4台30吨磁盘吊、4台30吨夹钳吊、2台100吨行车操作及日常设备维护工作。该班组自成立起,积极推进班组管理建设工作,严格控制人员安全稳定和产品质量工作,为宝钢的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创建六型班组为己任,勤奋钻研,自主创新,争创“学习型”先锋;立足现状,开源节流,争创“节约型”先锋;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争创“业绩型”先锋。

4、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电炉日班

该班组主要负责宝钢电炉区域的钢包、铁水包、中间包的耐材砌筑和维护工作。作为宝钢外协的一份子,在多年的工作中他们在安全、文明生产、专业管理、政治思想、民主管理等各种软件和硬件上夯实基础管理,构建了一个员工满意的和谐班组。

2005年随着电炉钢产量的加大,中间包寿命短、维护频繁,使得中间包的周转紧张,班组员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间包的耐材改进方案,提出了不少好的合理化建议,使得中间包由300炉一大修,提高到500炉一大修,仅此一项,每月为宝钢节约6万多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员工的作业量,缓解了中间包周转紧张的局面。

5、上海市劳模集体---炉窑RH班组

中冶宝钢技术协力生产分公司炉窑RH班组成立于1999年8月,目前由73人组成的炉窑RH班组中包括技师2人,高级工10人,中级工50人。多年来该班组一直承担着宝钢股份炼钢厂RH真空槽的耐材砌筑和热态维护任务。班组成员精诚协作,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的拼搏精神,取得了优异的工作业绩,荣获2000年度“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诸多荣誉。

炉窑RH作业区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区域,最理想的作业方式是机械化。但由于生产流程颇长,工序复杂。要想保证生产的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是每道工序都要按照标准来作业,所以,首先炉窑RH班组持之以恒的落实各项政策与规程,从工艺流程、操作节拍、“5S”定位、甚至操作手势等每个细节,制定严格的工艺纪律要求,使本班组操作人员破除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但这只是一个普通作业班组应该做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组就要学会“疏导”瓶颈。平庸与优秀的班组区别在于大家都看到了瓶颈所在,一个觉得这就应该是个瓶颈,一个是想办法去突破这个瓶颈,所以炉窑RH班组大胆革新、勇于创新,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坚持推行精益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和流程细节标准化,设法减少流程中间环节或减少中间环节所需的时间或消耗。炉窑RH班组凭借优秀的质量管理,荣获2009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四、炉窑耐材及砌筑业务发展在时间的激流中不断奋进

现今,中冶宝钢技术协力分公司承担着宝钢炼钢厂“三包两炉”及RH真空槽区域的所有生产设备及工程机械的设备维护保养,按照宝钢“点检定修制”实行管理,严格执行业主单位各项管理标准,形成了点检、检修、操作维护的成套人员配置及完善的管理模式。

建立了炉衬设计与改善、耐材应用技术实验室、炉窑周期管理、防泄漏管理、全寿命过程履历管理、三级检查及确认制度;形成了炉窑在线修理判定、作业流程改进和现场改善、炉窑砌筑机器人和维护设备研发及工器具革新等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了在技术规程指导下的三大作业规程,全过程指导员工标准化作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日渐严峻,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发展显得缓慢而笨重,庞大人数带来的成本压力日渐突出。2017年随着钢包区域耐材总承包的施行,发展显得更加困难,但我们并没有因为“空气”日渐稀薄而停止奋斗的步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巷道里求发展,始终在努力着、奔波着,一直在努力、在变化,在寻求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突破口。

 

在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引领下,中冶宝钢技术炉窑系统管理团队,在技术创新、制度改革、生产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果,虽然钢铁行业面临着微利、高耗能的窘境,但作为钢铁服务企业将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坚持深化改革的理念,依靠技术开发的手段,中冶宝钢技术炉窑团队有能力、有信心打造出“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炉窑系统管理品牌,炉窑自主创新事业在延续、改善、增强之后,必将迎来新的春天,实现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


来源: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818苏宁“388直降劵”成闲鱼硬通货

下一篇:我们身边的榜样,全国劳模彭军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