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摄影师Steve McCurry(史蒂夫·麦凯瑞)在印度斋普尔的一条街上拍了位补鞋匠。今年,他重返斋普尔,发现那个男人居然还坐在同一条街的同一个位置补鞋,“只不过如今头发花白,岁数长了25岁”。
某种意义上,这个故事有点像Steve本人作品的隐喻:作为当今最优秀的肖像摄影大师之一,他40余年摄影生涯产出的照片汇集了无数变化的际遇与消逝的时光,然而你也可以把他拍过的所有照片都视为“同一张”,讲述着一种恒常不变的东西——人之为人的愉悦和忧愁。它们也反复提着同样的问题:身为人类,我们可能彼此理解吗?
© Peter Marlow | Magnum Photos
Steve McCurry肖像
作为摄影师,Steve前20年几乎跑遍了世界各地的战场,后20年则出没于地球上最偏远神秘的区域。但无论拍什么,他镜头下的主角永远是“人”本身。
Steve McCurry 1950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我们全家没人对旅行感兴趣。”他说,“但我是个异类……我有股抑制不住的冲动,想去经历不同的文化和土地。”
年轻时的Steve McCurry
1978年,他“带着年轻人一去不返的豪情上路”,到印度做了名驻派摄影记者,正是从那里,他原先单纯想“看看世界”的愿望,开始转向一条”一发不可收拾”的道路。
在巴基斯坦北部旅行的时候,他遇到两个阿富汗人,告诉他阿富汗境内已经爆发战争,并怂恿他乔装打扮混过边境拍照。“我的随身行李只有一只塑料杯,一把瑞士军刀,两个相机机身,四个镜头,一包胶卷,几包飞机上发的花生米……刚过边境,我就看到一片被炸毁的村庄,我祈祷着自己要是身在别处就好了……”
Steve伪装成当地人
“可我不再有退缩的可能性。”他必须开始拍照了。对一个习惯了优渥生活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想理解眼前的苦难并不容易。“我渐渐把目光集中在了‘人’身上。”他拍的不是“战争中的人”,而是“悲剧中的人”,寻找着一种无论处境如何都能理解的人类情绪。
具体到摄影师和被拍摄者之间,Steve不断寻找的,是两者作为个体,可能具有的理解与共鸣。
Steve的底片,1980年
© Steve McCurry | Magnum Photos科威特,1991年
有时这种共鸣存在于对彼此性格的察觉和欣赏之上:他在街上遇到个腰驼成90度的年轻女人。她14岁结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克夫”的她被家人扔到了这里,“但她请我喝茶,言语里充满幽默。当时我就想:这个人真坚韧,和她比我简直差远了。”
还有时,这种理解来得十分单纯,基于人与人间直觉性的善意和相互帮助。拍那张著名的“阿富汗女孩”时,Steve到了所位于难民营的学校。“我一进教室就发现了那个女孩,但她看来很害羞,我不敢请她拍照,怕被拒绝。”后来老师告诉孩子们:“世界需要知道这里的故事,希望你们能帮帮这位摄影师。”于是她坐到了Steve镜头前……
“如果成功地找到了普遍性,照片就能被普遍地理解。”也许正是这样的拍摄哲学,让Steve的肖像具备巨大感染力:在他照片的启发下,数家基金会被建立,“没有一天我不收到邮件,看到照片的人们不断询问着:我们能如何帮忙?”
人们同样很好奇: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摄出来的? Steve曾在许多场合分享过他“简单的秘诀”:“首先的首先,以一个友好的微笑开场。我拍的大多是和我语言不通的人,但人们都是互相吸引的:我们的面孔类似,但又不同,这种‘不同’就是魅力所在……然后就是耐心等待,等一个对的瞬间,被拍摄者‘放下防备’、揭开他真实自我的时候。”
麦凯瑞和他的拍摄对象
摄影有时意味着进行“不可能的交流”
他在照片中,总是通过“眼神”来传达这种真实。“人类交流的核心就在于眼神接触——那一瞬间专注力的汇集有着灼热的力量,让你懂了生活在另一种处境中真正的感觉是什么。”瞬间的接触被照片永恒地捕捉,再通过复制和传播让无数人完成这种“对视”,“摄影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就在于感受的连通”。
© Steve McCurry | Magnum Photos
印度,牧羊人,2009年
此外,Steve拍摄肖像时的用光也很有特点。他大量使用了“开放阴影光源”:遮挡住直接照射在被拍摄者脸上的阳光,让光线通过反射进入画面,在被拍者周围形成一圈柔和的光环。
他还很喜欢在低光环境中拍肖像。“我发现自己总会设置极高的感光度,常跑到光线阴暗的修道院和背街小巷里,或者干脆在晚上拍……这样的环境能把人身上的秘密也挖掘出来。”2019年初夏带着新工具HUAWEI P30 Pro到意大利拍照时,他也最大程度调用了这个诀窍,利用手机的高感光度拍出了许多满意的肖像。
在罗马一座古老神庙中,他遇到一位红衣女人,光线有些阴沉,但正和他心意。他用HUAWEI P30 Pro的人像拍摄模式,用女人的皮肤、红裙和虚化的背景,创造出了经典的色块对比。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街上拥抱的情侣、画室中的艺术家、酒庄里的服务生,“我喜欢拍下人们在自身环境中的样子……我用HUAWEI P30 Pro的人像模式拍摄他们,人和背景之间又有所区分,创造出很棒的感觉。”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Steve曾给出定义“好肖像”的标准:“它能讲述被拍者的故事,情感饱满,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他们面孔上的表情深刻对照着你内心里的某种东西。”走在街上,迎面而来的一张张面孔上都是故事。从这些面孔中找到触动你灵魂的特质,然后用肖像把它传达出来。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意大利之后,Steve又带着HUAWEI P30 Pro到了越南。长期在亚洲的工作经历让他在这里拍得如鱼得水,“颜色,生命和光……正是亚洲鲜活的颜色教会我在光线中观察和书写。”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Steve是位很喜欢新技术的摄影师,他很早就从胶片过渡到了数码,近些年手机也加入到了他的拍照设备之中。“手机便捷、不突兀、速度快、隐蔽……技术进步带来了自由,现在摄影师专注于寻找正确的光线和时刻就足够了。”
在他看来,HUAWEI P30 Pro “弥合了单反相机和普通手机之间的鸿沟……它细节细腻,感光度高,是个可以用来做严肃创作的工具”。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 Steve McCurry | HUAWEI P30 Pro
看遍了世界的Steve发现:今天,各地正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在肖像中抓住人们的“不同”越来越困难了。这样的变化是挑战也是机会,拍摄者必须学会把自己的神经磨练得更敏锐。“做个好的摄影师并不一定要走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去……我认为人们在自家后院就能找到独特的故事。”
2019年,Steve McCurry作为终审评委之一,参与到了华为新影像大赛之中。8月24日,他将来到深圳,在“华为新影像大师班”中为大家讲述他在肖像拍摄领域的经验与故事。
来源:消费日报网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