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江苏吴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水务局,在上海签订“党建引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治水协议”,这是两省一市有效打破治水区域行政壁垒,形成区域治水一体化,践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举措。
这次签约,并非两省一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工作的个例。
据悉,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急先锋的吴江,早已在交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公共服务领域,主动对接上海、浙江,广泛开展互动交流、探索联动发展,主动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切实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协同治水,共守美好家园
西菜花荡是吴江黎里镇史北村与浙江嘉善翔胜村共有的一处水域,以往,水面飘满了水葫芦和各种生活垃圾,“全凭风向决定谁来清理”,史北村委书记沈理军坦言,“由于双方缺乏互动机制,在河道保洁上各扫门前雪,多年来相互扯皮、骂仗的情形时常发生。”
2017年开始,两村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合协作、共治水环境机制,协调分工、相互监督,每月开展一次联合巡河,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
如今,一河牵两省的西菜花荡,杂乱的水草早已不见踪影,呈现出一片旖旎湖光。
吴江地处江苏省最南端,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地带,与上海、浙江交界河湖众多,治理难度较大。
“水是长三角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天然纽带,也是有别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鲜明特色,更是长三角区域高标准打造世界级城市集群的一项重要的前置基础条件。”吴江区河长办副主任马旭荣介绍,2017年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吴江区主动与上海青浦、浙江嘉兴、湖州等地对接协调,在全国首创边界河湖“联合河长制”,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生态治理格局。
2018年11月,吴江与浙江嘉兴市秀洲区联合发文,互聘联合河长58名;今年1月起,吴江区多次联合上海青浦区、浙江嘉善县联合巡河太浦河;今年6月,吴江、桐乡、南浔三地联合发文,互聘联合河长80名,共同推动长三角治水一体化发展,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河长联合巡河、水质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会商、河湖联合保洁、河湖联合治理五大机制。
通过定期开展联合巡河,及时掌握交界河湖水事情况,发现问题现场会商、现场解决,最快速度解决交界河湖问题,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巡河428次,现场解决问题70个。累计开展联合执法巡查21次,发现并及时处置涉水问题31起。累计打捞水草及其他漂浮物超过40万吨,有效保障了2018年上海进博会期间太浦河及周边水系的河面清洁。
2018年初,吴江、秀洲两地镇级联合河长发现清溪河淤积严重,经上报,两地区级总河长高度重视,于同年6月12日签定清溪河联合治理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出资1亿元,携手实施清淤疏浚,涉及河道长度10.46公里,清淤量100.65万立方米。2018年底,清溪河两地联合清淤全面完成,联合治理取得成功。
跨省公交,往来皆是通途
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说,三地协同治水让昔日门对门的“冤家”握手言欢,那么一条连接三地的公交线,则将“三家人”变成了“一家亲”。
昨天,家住上海虹桥的徐阿姨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她从虹桥火车站坐地铁17号线抵达东方绿舟站,换乘无缝对接地铁站的吴江公交7618路,半小时后抵达吴江黎里站,在黎里古镇溜达半日,再换乘7619路公交,经过六站到达浙江嘉善的西塘古镇。
“一天时间从上海到江苏,又从江苏到浙江,要换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一把老骨头都要被折腾散架”,徐阿姨笑称,“以后我们老姊妹几个要到古镇白相,拍点美美的照片,不用再计划什么攻略,说走就能走了。”
吴江区位优势独特,既是苏、浙、沪两省一市的地理交界处,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示范区。东部的黎里镇与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和商榻镇接壤,南部的桃源镇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和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接壤,西部的震泽镇和七都镇与湖州市南浔区接壤,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融,毗邻地区的人文与经济往来一直非常密切。
“跨省公交能真正实现点对点到达的零换乘,实实在在地减少了群众出行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吴江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费瑛介绍,今年以来,吴江积极推进对接浙江、融入上海的“公交互联互通”工作,累计开通跨省毗邻公交线路已达9条。
吴江“长三角一体化跨省公交出行网络”正在慢慢清晰起来。目前,吴江共有跨省公交线路6条,分别沟通七都镇和湖州南浔区、八都镇和湖州南浔区、桃源镇和桐乡乌镇、黎里镇和上海青浦、黎里镇和嘉善西塘、桃源镇和嘉兴新塍;毗邻公交3条,分别沟通桃源镇和桐乡乌镇、黎里镇和上海青浦区商榻、黎里镇和上海青浦区金泽。开行数量位居苏州第一。
跨省公交线路的开行,关键在线路和站点的设计,要能够与周边居民的出行习惯相适应,与两地原有公交线网深度融合,在关键站点形成换乘枢纽,让客流能够顺利到达本区域内其它有吸引力的热点区域。
以吴江7618路跨省公交线路为例,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终点站东方绿舟站、青浦金泽汽车站和吴江黎里旅游集散中心分别形成了以公交站台为中心的换乘节点,各自衔接了本地原有公交和轨道交通线网,很好的提供了零距离换乘的可能。与此同时,这些跨省公交线路在设站方面也充分考虑到沿线百姓居民的出行特点,人性化设置停靠站点,所有线路公交车均采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公交车辆,并全线支持手机移动支付功能。
“跨省毗邻公交线路开行以来,深受江浙沪三地市民的欢迎,客流量保持稳定增长,特别在节假日和周末,很多吴江与上海、浙江的市民经常乘坐这跨省公交线路往来毗邻地区娱乐购物、观光游玩。”吴江区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管理处客运管理科科长刘欢介绍道。
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拓展内涵和外延的全新战略。在积极拓展跨省公交线路覆盖,扩大跨省公交服务覆盖范围,推动跨省公交机制体制对接的同时,吴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费瑛坦言,“吴江交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帷幕已经拉开。”
铁路方面,沪苏湖铁路初步设计已上报并完成审查,初步设计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通苏嘉甬铁路预可已通过铁总审查,正在开展全线初测工作;苏州南站和盛泽站的规模、位置已明确,苏州南站为22000平方米,盛泽站为12000平方米,站房概念设计已由铁总组织开展,站房及周边城市设计已由规划部门牵头开展;如东-南通-苏州-湖州城际铁路配合苏州市局开展方案研究的招标工作。
公路方面,605省道吴江同里至黎里段改扩建工程工可已获得省发改委的批复,初步设计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查;康力大道项目已经于今年5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完成通车。
航道方面,苏南运河浙境段、苏申外港线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稳步推进;长湖申线三级航道整治、乍嘉苏线三级航道整治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交通枢纽方面,轨交4号线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已获得施工许可,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规划研究方面,正在开展吴江主城区公交专项规划研究和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战略研究。
长远定位,展现吴江角色
在经历了“乡镇企业崛起”的“苏南模式”、“外向型经济引领”的“吴江模式”之后,位处长三角示范区的吴江在大时代背景下,再次迎来了凤凰涅槃般腾飞的契机。
大动作持续不断……
2018年5月,吴江区代表苏州市作为G60科创走廊首批试点城市,开展企业登记等30个企业服务类事项的异地通办工作。
今年5月,吴江区被确定为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区,区行政审批局将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专窗升级为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在原来办理30项企业服务类事项的基础上,增加了21个民生服务类事项,服务总事项达51个。
今年8月,为发挥示范作用,吴江区向G60联席办申请,将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延伸到全区8个镇级为民服务中心,实现区、镇两级全覆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吴江全域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对于这次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吴江倍加珍惜。在去年底召开的吴江区委党代会及今年1月初召开的吴江两会上,都重点提出更加突出聚力长三角一体化,引领推进全区加速融入长三角,着力实现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创新发展,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展现“吴江角色”。
7月27日召开的吴江区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提出,着眼长远高点定位,系统谋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向,以空间产业规划勾勒发展蓝图,以协作协同机制筑牢发展支撑,以高显示度项目打造发展引擎,以系统化思维破解发展瓶颈,“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在更高起点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吴江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启动了党建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书记项目”,选聘15位国内权威学者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吴江区长三角办副主任吴志祥介绍,新组建的吴江区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与发展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赴示范区工作专班、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专班等地集中办公,编制长三角一体化工作简报,做好对周边动态及全区进展的分析研究。
作为示范区的成员之一,吴江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积极参与一体化示范区谋划,向示范区工作专班提供内容、反映诉求,累计向示范区专班、省市委提出建议100多条(多数被采纳),并全力配合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总体方案编制、管理架构搭建、空间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
强化与同在示范区的青浦、嘉善的联系,三方结成了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调研交流空前频繁,达成七方面共识,梳理出一体化示范区重大项目初步清单(共四个大类45项),拟定70多项工作任务,新签订青吴嘉2019年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以及各类合作协议或备忘录17项,建立起长三角地区党校(行政学院)智库联盟、长三角湖区旅游联盟、环淀山湖体育联盟等一系列协作联盟,部分镇之间也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在产业协作、打通断头路、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共办文体赛事活动等多个方面,三地也形成了一批实实在在的一体化发展合作成果。(作者:陈彧 应志刚 吴采莲)
来源:凤凰网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