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顺利封顶。记者 饶强摄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为“冰立方”,位于南广场地下的“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也在同步建设中。
昨天10时18分,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顺利封顶,由北京国资公司投资建设、中建一局华北公司承建的全新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明年秋季冰上运动中心正式运营后,国家游泳中心将实现“冰水双驱”的梦幻景象,不论在冬季还是夏季,市民都能来这里享受冰上运动带来的快乐。
设计
地下建冰场 不占新土地
在工地现场,高科技全景沙盘展示了这座地下新建冰场的未来景象,顺着3个水滴形雕塑旁的回旋楼梯下去,就能来到偌大的冰球场和新建冰场。
“工程自启动就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打造‘奥运品质的冰’。” 北京国资公司副总裁武晓南介绍,国家游泳中心在冰上运动中心规划设计阶段,就响应北京冬奥会对场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决定利用南广场的地下空间,力求不占用新土地。通过开展可利用空间的最大化设计,整个“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包括一个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球场和四条45米长、5米宽的标准冰壶赛道,可以满足赛时配套使用需求和赛后可持续运营需要。
工程总设计师郑方介绍,冰上运动中心地面上水滴形雕塑的外观取意为“水滴成冰”,建筑采用“被动式建筑”的设计理念,节能效果显著,能有效保证地下场馆的恒温恒湿。
为保证建设完成后广场景观的完整性,冰场地面部分沿用“水立方”原有景观设计理念,设置三个以“水滴”为主题的构筑物作为场馆入口,实现冰场的自然通风。依靠顶板直径为13米的采光井以及19根导光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经计算,冰上运动中心年节约用电约为26000千瓦时。
施工
环保工序多 误差毫米级
“项目整体建设环境复杂,科技含量高。”“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项目总指挥孙洪庄介绍,这项地下工程“藏”着不少挑战:场地狭小、天气多变、园区活动管制、超高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浇筑等,项目团队工人们克服了这些困难,采用了多项智慧工地、绿色施工技术,最终实现了顺利封顶。
开工之前,中建一局的工人们对施工现场实施了保护性拆除。对南广场的绿色植被、石材铺装,尽可能进行保留,甚至将每一块透水砖都进行了编号,尽可能减少对砖块的破坏,以便施工结束将完整的、可继续使用的透水砖还原到原处。
在工程结构封顶之后,为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资源浪费,土方回填将放弃传统的素土回填方式,采用流态固化土回填,避免施工扬尘。
项目建设采用了劲钢混凝土结构,特别添加钢骨柱和钢骨梁,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项目总工程师王乐说,此次结构封顶共计浇筑混凝土1700立方米,混凝土坍落度值偏差控制在±10毫米内、顶板厚度偏差控制在0至+5毫米内,比规范要求的数字还要少一半。
运营
多元化经营 打造新地标
作为双奥场馆“水立方”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北京国资公司将场馆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延续到冰上运动中心的运营中。昨天,国家游泳中心发布了“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招商方案,近期还同步成立了相关运营团队,开设“双冰人才订单班”,提前为冬奥场馆培养储备优质冰雪人才。
“‘冰立方’要肩负起传承奥运精神和助力全民健身的社会责任。”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冰上运动中心针对目前大众对于冰上运动了解较少、冰上运动较为小众的现状,制定场馆普及冰壶运动和助力群众冰上健身的战略。
随着“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即将建成,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唯一一座同时具备冰上和水上运动服务能力的双奥场馆。
“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囊括了目前市面上所有冰场的业务类型,还将通过配备冰上娱乐体验区、餐饮区、展览区等功能性区域,满足比赛、活动、演出等不同业务的需求和不同到访群体的需求。正式运营后,冰上运动中心预计每年可接待10万名以上“冰迷”,重点向青少年推广冰上运动,助力“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记者 潘福达)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小区厨余垃圾降解后减量四成
下一篇:南苑湿地公园核心区违建拆除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