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色·戒》在中国公映,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了一段被遗忘的珍贵记忆——国民党中统局特工刺杀大汉奸丁默村事件,也使80年前刺丁案指挥官陈彬走出尘封。
陈彬(1912-1945),广东省梅县松源案背村人。1934年在中山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到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1936年奉派到香港任中统少将组长;1939年冬,临危受命由香港调回上海,任中将级站长,并指挥了1939年12月21日在西伯利亚皮草店刺杀丁默邨的行动。 以下叙述出自中统局的档案资料,资料记载:丁默村和郑苹如进入“西比利亚”后,丁以其职业警觉发现情况有异,取出百元钞票,交给柜台。告诉店员,大衣做好后即送潘三省宅,交代完毕,丁随即匆匆窜入停于门前之保险汽车。中统预先埋伏在附近的指挥者陈彬,发觉丁迅速从皮草店走出,马上领导行动同志连发数枪,均击中车厢玻璃,未能将丁逆狙杀,是诚可惜。” 刺丁案后,陈彬奉命潜入汪伪特务机关3年之久,获取重要情报;后于1945年南下广东,策反了驻广东伪海防军司令宋卓愈将军,成功刺杀了日本华南派遣军特务机关长柴山醇(前汪伪最高军事顾问)。 刺杀成功后,陈彬率领驻广东海防军与日军抗击,终寡不敌众,被日军残酷杀害。
战斗在隐蔽战线的陈彬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停地变换不同的面具,因此80年前,上海媒体对刺丁案的报道,只出现丁默村、郑苹如等活跃于前台的人物, 而作为这次锄奸行动的指挥官和计划推进实施者,陈彬在公众视野里是一片空白, 成了无名幕后英雄而被遗忘了。
抗战胜利后, 在1946年至1947年间审判丁默村的法庭上,公众才第一次了解到,1939年12月21日刺丁案的指挥者正是中统上海站长陈彬。但陈彬已于1945年4月25日因刺杀日本特务机关长柴山醇而被日寇杀害于澳门(国民党广州行营主任张发奎将军调查证实)。 陈彬将军被追认为抗日烈士,入祠抗日烈士纪念堂。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陈军教授代表黄昌勇院长出席并讲话。他说,“这个座谈会是对抗日将领陈彬最好的追思和缅怀,在还原历史的同时,更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很有积极意义”。 同济大学施建伟教授介绍了岳父陈彬将军与凶残的日寇、汪伪斗智斗勇,最后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色· 戒》取材于刺丁案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有大量的艺术虚化”。 《上海滩》原执行副主编葛昆元编审介绍说,“《上海滩》自1989年报道刺丁案起,20多年来,始终关注并努力发掘,共发表了5篇追踪报道。到2015年报道陈维莉女士到台北忠烈祠祭拜父亲陈彬将军止,杂志对整个事件报道完整了”。
上海大学原教务长翁世荣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教授、中国微影视第一人王国平导演、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潘颂德研究员、上海大学(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吴欢章教授、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薛理勇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党总支书记周伟平女士等出席。 本次会议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王国平形象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助跑黄马 5G先行2019广州黄埔马拉松赛进入“5G时代”!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