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庆祝建党百周年庚续京津冀文化血脉

发布日期:2021-05-31 11:43:38 来源: 作者: 点击:558次 字号:增大 减小
  

 

首届京津冀文化史志论坛暨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座谈会召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华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讲话精神,纵深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2021522日,首届京津冀文化史志论坛暨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座谈会在天津兴家民俗博物馆召开。京津冀史志、文化、民俗领域3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溯党史、话方志,为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献计献策,取得丰硕成果。全国政协文史办原主任马威,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张恒彬,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学术委员王晖,国人书院院长、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采访部原主任曾金胜;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万新平,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关树锋,天津市文博院原院长李家璘,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谭汝为,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和平区政协副主席张素华;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洪进等京津冀专家学者参会并做会议发言。天津市各区档案馆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学者参会并参加会议讨论。国人书院理事长吴海龙,天津和平慧河书院院长尹德金,天津兴家民俗博物馆馆长马振得等主办方代表出席会议并致辞。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张月光主持会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于伟平,天津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副主任方兆麟,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原历史所所长张利民,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冯宽等专家学者发来贺词。

QQ图片20210531115820.png

首届京津冀文化史志论坛暨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座谈会现场

本届座谈会以庆祝建党百周年庚续京津冀文化血脉为主题,由北京国人书院、天津和平慧河书院、天津兴家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旨在汇聚京津冀史志、文化、民俗各方领导专家,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追寻京津冀文化根源和红色地标,三地互动,跨界融合,凝心聚力,为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献计献策,激活京津冀文脉基因,探索京津冀文化协同新路径。

会议伊始,国人书院理事长吴海龙、天津慧河书院院长尹德金、天津兴家民俗博物馆馆长马振得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热烈欢迎京津冀文化史志民俗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的莅临,并在致辞中一致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事关京津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京津冀协同发展,更需要唤醒、激活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基因;呼吁京津冀专家学者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传承文脉、记住乡愁,关注基层编史修志,加强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深入挖掘京津冀红色文化基因,纵深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其中,国人书院理事长吴海龙从自身切身体会出发,阐述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人书院作为全国较早专注传承文脉、记住乡愁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智库机构,在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拆迁村落编史修志过程中,编纂团队切身体会到,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天津和平慧河书院院长尹德金、天津兴家民俗博物馆馆长马振得也分别从自身感受出发阐述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广泛共鸣。

QQ图片20210531115652.png

首届京津冀文化史志论坛暨“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座谈会”现场

全国政协文史办原主任马威作了主题为“党史铸魂,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发言,回顾了与天津的不解之缘,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经典红色历史,真实生动,对方志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作出了深刻的阐述。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张恒彬回顾了京津冀地方志系统文化协同发展的历程,在永定河文化展、《京津冀概况》编纂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探索京津冀三地方志人协同编纂模式等创新举措,介绍了以长篇纪实文学《凤凰于飞》记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历史进程、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骨干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世界奇迹”创造史等做法。他指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方志是根基,协同发展不仅体现在京津冀有关部门的密切协同,最后还要落在民间,筑牢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根基。

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学术委员王晖从志书怎样记述红色文化角度做了阐述。他表示,结合参与京津冀三个地方的省志、市志、区县志以及乡镇村志的审稿活动,深切感受到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科学文献,同时也是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的优秀载体。在审读《房山区志》稿时,惊喜发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诞生的前前后后。审读顺义区《焦庄户村志》时,仿佛亲临其境地看了一遍《地道战》电影。他表示,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研究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真实的历史才能有价值、才能有权威。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万新平曾编著《天津通史》。他提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是重大战略,符合历史实际,京津冀山水相连,文化并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为一体。高层顶层设计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是因为资料、历史轨迹同宗,我们研究的结果结论也应同样。他建议,一是尽快编写《京津冀红色人物传》,二是推进口述史数字化,抢救留存生动、鲜活的历史记忆。

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关树锋回顾了天津地方志工作的既往成果,包括推动依法治志等做法与措施,回顾了天津市二轮修志取得全国第一、志鉴囊括全国全部奖项等取得的成绩。他就京津冀地方志文化协同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加强沟通联系;二是建立互动机制;三是推动协同发展。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谭汝为是天津市著名的文史专家,他从天津方言岛着陆的视角,考证寻根天津移民史,发言倍儿哏儿,令人更加深刻理解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历史根源。

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洪进回顾了京津冀方志文化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围绕大运河文化、永定河文化挖掘整理开展协同发展等举措。他提出,京津冀方志文化协同发展,要加大史志资料、研究成果的共享共用,在做好部门对接的基础上,民间的力量不容忽视。希望借此座谈会契机,启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议程,建立健全京津冀文史协同发展常态化机制。

国人书院院长、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采访部原主任曾金胜代表主办方宣读了倡议书,从“党史铸魂,文化寻根,唤醒京津冀协同发展内在的文化基因”;“深耕勤垡,区域协同,‘与时间赛跑’抢救京津冀乡愁记忆”;“文史联动,跨界融合,促进京津冀文化史志高质量协同发展”三方面提出倡议,结合会上专家讲话要旨、呼吁及建议,进一步凝聚深入推动京津冀文化史志协同发展的共识。他在倡议中提出,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高度,从更高层面认识京津冀文化史志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动京津冀文化史志协同发展。深入推动京津冀红色文化寻根工程、京津冀历史文化探源系统工程“两大工程”,点亮红色地标,整合京津冀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论坛、主题讲座、沙龙、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探索开展京津冀区域史研讨、移民史探源、寻根大运河、永定河水系考察等特色活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历史文化支撑。

京津冀区域是全国城市化走在前列的区域,抢救留存高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音、乡俗、乡情、乡愁迫在眉睫。曾金胜在倡议中呼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加强对京津冀区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少数民族特色村的保护,编史修志传承京津冀文脉。深入开展京津冀抢救乡愁记忆行动,深入挖掘京津冀古镇、传统村落历史记忆。聚焦长城、大运河、永定河文化根脉保护,协同推动京津冀特色镇村修志编鉴,打造一批京津冀中国名镇志、名村志、传统村落志、特色镇村志成果集群。倡导修建祠堂、牌坊、族谱,赋予京津冀文化传统以独特元素和个体鲜明特质。助力京津冀乡村文化振兴,向世界展示京津冀特色镇村的亮丽名片。

立足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新发展阶段,他倡议提出,坚持区域一体、协同发展的原则,立足大文化理念,搭建平台,立足长效,推动京津冀文化史志高质量协同发展。协同推进京津冀文化史志薪火传承工程,开展京津冀文化史志讲堂。搭建京津冀镇村志、年鉴编纂交流互鉴平台。搭建京津冀文化史志民俗专家学者交流平台,加强跨区域专家学者交流互鉴,走出去,请进来,向世界讲好具有大国气象、时代风范、京津冀特色的中国故事。弘扬京津冀方志人精神,谱写新时代方志人的奋斗史诗。

会议间隙,与会京津冀三地文化史志民俗等领域专家学者参观了天津兴家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古香古色的建筑、匠心设计的历史文化展陈,天津宁河区深厚的历史底蕴、荡气回肠的历史人文故事、丰富多彩的民间“非遗”给京津冀三地文史民俗专家学者留下深刻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2014226日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2021年,适值中国共产党百周年华诞,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七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密切协同发展,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经过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进入深水区。立足新发展阶段,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七年后的新时空坐标,需要既坐而论道、更起而行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此次会议,搭建了京津冀文化史志民俗等各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对话平台,共庆建党百周年,共同探索京津冀文化史志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汇聚三地文史英才俊杰,搭建了京津冀文化史志人共有精神家园。

QQ图片20210531115630.png

首届京津冀史志论坛暨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座谈会专家学者合影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三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群策群力,为京津冀文化史志高质量协同发展开了好局。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立足“十四五”历史新起点,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纵深推动京津冀文化史志协同发展,庚续京津冀文化血脉,为建成文化强国贡献史志力量,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金松张月光)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华人华侨送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

下一篇:《画说建党百年光辉历程》 第十回--书画长城·段铁山水展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