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王全胜 摄
包公是为民、公正、严明、廉洁司法的化身。包公司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引领社会道德、社会风尚和社会良知的重要作用。
2016年3月24日,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的包公司法文化研讨会在开封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家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继承我国传统司法文化的思想精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弘扬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公精神,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会前,徐家新出席了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满仓,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参加开馆仪式和研讨会。部分在豫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部分专家学者和当地法院干警代表作研讨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包公司法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传统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个关于传承司法文化的建议
2012年3月,张立勇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在河南开封建设中原司法文化博物馆弘扬中华传统司法文化的建议》。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确定的将河南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建议在开封市建设中原司法文化博物馆。
张立勇认为,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司法文化底蕴,其传统司法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司法文化的缩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完善和升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原地区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源地,海内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促进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交流。在此背景下,建立中原司法文化博物馆,将使中原地区的优秀司法历史文化在河南开封集中展示,使各方友人在一地即可尽览完整的中原司法历史文化,使中原司法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的司法文化。
被称颂千年的包公,主要从政业绩及后来流传的断案故事大都以宋代东京开封为背景。在此修建的宋代开封府、包公祠和浓郁的宋都风情,展示出开封有着丰富的包公文化资源。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包公的这首五言诗,被后世称为“包公明志诗”。包公诗流传下来的仅此一首,可谓吉光片羽,却成为包公一生为官做人的光辉写照。
包公名拯,字希仁,谥号孝肃,宋代庐州(即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64岁。
包公的司法精神主要体现在孝、刚、廉、明等方面。正是包公身上所具备的这些精神,让历代的老百姓乃至当今的中国民众,都对包公十分景仰,把他作为法官的化身、正义的化身。大家期望着所有的法官都能像“包青天”那样,为民作主,刚正不阿,清正廉明,明察秋毫,来帮助他们实现公平正义。
传承包公司法文化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包公在中国历史上的法治人物中,最有传奇性和代表性;包公在老百姓心目中,形象崇高、影响深刻,通过文艺工作者一代一代的传承演绎,在百姓中传播久远,至今已近千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在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大背景下,需要更多的现代包公,很有必要从古代的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
在研讨会上,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原院长、历史学教授孔繁敏发言说,封建时代有人治与法治之别。人治主要指皇帝及各级官吏亦即掌权者在处理国家各项事务时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甚或个人意志就是法律;法治主要指掌权者依照各项法律法规处理国家各项事务。尽管封建时代以人治为主,践踏法律者比比皆是,但放到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清官却是重视法治、依法办事的。也就是说,中国在以人治为主的封建时代,也还是有法治,而重视法治、依法办事的主要是清官。对包公的赞颂固然是对他个人的崇拜,似乎是反映人治,实际这“人治”只是表面现象,而在本质上,人民崇拜的是包公执法如山的精神。崇拜包公,也就是崇拜法治。
孔繁敏教授认为,传承包公司法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也具有重要价值。
传承包公司法文化与反腐败斗争
在包公流传下来的事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严惩贪官污吏的。他不畏权势,铁面无私,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地方大员,只要贪赃枉法,一律严惩不贷,被称为铁面包公。比如七斗王逵,包拯七次上书朝廷罢免贪官王逵,有一次他在皇帝面前慷慨激昂,力陈利害,甚至无意之间把唾沫喷到了皇帝的脸上。在包拯的不断弹劾下,王逵终于被罢免了;还有一些贪官被虎头铡“伺候”了。当前,党中央正在进行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提出反腐败没有禁区、特区,不设底线,严肃查办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群众拍手称赞,这是当今时代包公精神的最好体现。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爱心诊所所长马文芳在研讨会上发言时说,包公在做人和为官方面都堪称封建官吏的楷模与典范。他廉洁从政,公正司法,长期的修养磨炼造就了他忠心报国、绝不贪恋职权的精神品格。“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包拯一生清正廉洁,历任要职,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司法公正,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断案传奇故事。
马文芳认为,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种浓厚的包公情结。包公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伸张正义的公正、清廉形象而流芳千古,以至于让后人每每谈及,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佳话。当遇到秉公办事、为民作主的官员,老百姓大多会用“包青天”等之类的言语进行称颂。
传承包公司法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包公身上的很多精神,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努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努力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努力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都是一脉相承的,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关系。比如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悲悯之心,对弱者的体恤,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他人友善的要求。还比如恪守孝道,如果子女不赡养老人,那与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便大相径庭。还有忠诚,虽然时代不同了,那些忠君思想被视为封建的糟粕,但其忠诚、爱国的核心内涵还要弘扬。今天,作为党员,要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做到全心全意的忠诚,言行一致的忠诚,始终如一的忠诚。传承包公精神,法官就是要在执法过程中,忠于法律,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为一个社会人,要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诚实无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玉英在研讨会上发言时说,包公司法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传统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秉公执法,智慧断案。包公在庐州时,他的堂舅犯法,包公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在公堂上依法处犯法堂舅以笞刑。他知天长县时智断盗割牛舌案,知开封府时智破匿金案。二是锐意改革,遏止腐败。北宋开封府有旧制:凡到府衙告状之人,不能直接到大堂申诉,府吏坐在门口,先收状牒,谓之“牌司”,府吏常借此敲诈勒索。包拯权知开封府后,改革诉讼制度,废除“牌司”,“开正门”,允许诉讼人“自言曲直”,直接到公堂当面陈述冤情,从制度上遏止了府吏常敲诈勒索的腐败现象。三是规范司法官员行为,力求司法公正。宋仁宗统治初期,开封府司录司和左、右军巡院等司法机构,存在着“但务请谒,本局之事罕所究心”的请托现象,直接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包拯任开封府长官后,请求朝廷规范司法官员的行为。遇到审讯大辟案件(编者注:大辟作为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是魏晋之前的说法),“非公事不得出入请谒”。这一做法有利于杜绝司法断案中的请托之风。同时包拯还请求规范追赃程序。凡遇到勘察、审讯有关盗贼案件,需要寄留赃物者,必须仔细检察核实月日、件号、钱数,将具体情况通牒所属州县,先检索,而后按照簿册上登记的一一对照验证,没有差错者,才能作为定罪的证据。这一做法避免了勒索相关人户,或者增加赃物,诬陷无罪之人,有利于司法公正。
传承包公司法文化与建设清正廉洁担当的法院队伍
公元1057年,包拯出任北宋都城开封的知府。开封知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以往一般都是由亲王、大臣兼任。历来京官难当,一是皇权可以随便干预地方事务,二是皇亲国戚都聚集在这里,仗势欺人,无理可讲。包拯在开封知府的任期内,秉公理政,铁面无私,虽然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但是因为他行得正、坐得直,谁也拿他没有办法。还有包公那种爱民如子、深厚的民本情结。按照开封府旧制,凡是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何时审理,由府吏通知。由于诉讼者不能面见长官,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有冤屈者常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到任后大开正门,甚至有时候晚上打开自家院子的后门,让群众直接送状子,使告状者可直接到公堂递交诉状。最典型的是包公的清廉。现在有句歇后语叫老包断案——脸黑心不黑,就是讲包公的廉洁。他在肇庆(时称端州)任知州期间,那里出产一种向朝廷进贡的砚台,叫端砚,直到他离开肇庆,也不曾要过当地的一方端砚;他还留有家训,谁要是做官犯贪,生前不许回老家,死后不得葬进包家墓地。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宝丰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兼闹店人民法庭庭长朱正栩在研讨会上发言时说,包公文化之所以深入人心、历经千年仍被人民群众广为传颂,是因为包公公正、为民、清廉的形象代表着人民群众对于执法者的期盼,因此深受人民群众信赖。如何做人民满意的执法者,一直是人民法院在不断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身处包公文化发源地的河南法官,今后,要更进一步深入体会包公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传承和发扬,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公正、为民、清廉的好法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建立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是传承包公司法文化的很好的一个载体。过去,我们宣传包公的载体,有戏剧,还有电影,今后弘扬包公司法文化,还要借助于微信、微博等更多的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其发扬光大。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