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过筛”整顿 让文化味儿回归南锣鼓巷

发布日期:2016-04-16 11:41:23 来源: 作者: 点击:720次 字号:增大 减小
  

 

  高昂的租金,限制了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本报记者 李琤 实习生 唐弋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南锣鼓巷商业街(以下简称“南锣”),是一条胡同四合院为肌理、以北京历史文化为底蕴、兼具品味人文环境和文化创意特色的旅游街区。2009年,这里被《时代周刊》评为25处必去的亚洲风情体验地,此后慕名而来的游客与日俱增。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期间,这条全长仅786米的主街日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

  然而,热闹人潮的背后却伴随着南锣商铺租金连年成倍的增长。低端业态不断增多、商铺同质化现象严重、游客体验感不佳等问题日益凸显。南锣鼓巷想要在长远发展中成为名符其实的“北京地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体业态,从根本上动一次“大手术”。

  发展中的“退步”,南锣面临选择

  “经济发展了,与南锣相匹配的创意产品却因为高昂的房租被逼退出南锣。短、频、快的低端业态不断增加,有品位的企业被拒之门外。南锣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淡了。”南锣商会会长徐岩特别痛心南锣在发展中的“退步”。

  徐岩是南锣鼓巷特色餐厅“咂摸餐吧”的老板,自2007年入驻南锣之后,他就一直扎根在这条古街上,亲历了南锣变化的整个过程。

  徐岩说:“南锣变化的拐点是北京奥运会。2008年之前,南锣相对比较安静;奥运之后,南锣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攀升,最多一天游客量达到过15万人次。随着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整条街的房价和租金也逐步攀升,比起2007年,租金平均上涨了数十倍。一些最初入驻的传统商户特别是文化创意门店因此难以支撑而离去,回报率较高的低端业态迅速膨胀,经营环境不断恶化,传统文化街区逐渐演变成了小吃街。”在徐岩眼中,“文化味儿越来越淡”成为影响南锣形象和发展的一大难题。

  本应凭借“北京老胡同儿”的天然优势大打文化创意牌的南锣,却不得不面临发展文化还是商业的两难选择,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高昂的租金。据徐岩介绍,“许多房主将房子租了出去,租房人怕做生意麻烦,而且担心赔钱,所以又把房子租了出去,这样房子几易其手,房租自然就提高了。”

  “另外,50%以上的南锣房源是私有的,还有相当大比例的直管公房和单位用房,房源的不统一也是造成房租不可控的一大因素。”徐岩说。在采访中,一些在南锣经营了一段时间的商家也表示,即使房租开始是一次性签约付费,但也要承担随时上涨的风险。

  徐岩认为,高昂的租金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南锣的发展,许多有想法、有创意的商家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难度大、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等问题,只能望而却步,这就给了一些投资少、回报快、相对收入高的低端业态以“可乘之机”。对于南锣业态的低端化、文化创意产业处境尴尬等问题,优化与整改成为了当务之急。

  2014年整改,76家低端店铺退出

  2014年,南锣形象欠佳,特别是业态低端化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和人大、政协代表的热议,从而引发了一次严厉的治理整顿,关停了76家低端商铺。每关停一家意味着一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收入的减少,治理力度和难度可想而知。

  在整顿的过程中,商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开始,政府对不合格企业强制关停并转,遭到一些商家的顽固抵抗,对南锣的形象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作为商会会长的徐岩深知这种硬碰硬的办法很可能产生极端事件,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当时徐岩因脚骨折正在国外疗伤,他毅然回国,坐着轮椅,拄着双拐,挨家做工作,站在商户的立场,帮助他们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徐岩的真诚打动了商户,绝大多数商户都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态度。

  徐岩表示:“商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所有会员都是在南锣经营的商户,平时都是街坊,大家互相都了解彼此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利益共同体,所以在沟通中能起到不同于政府的作用,这比采取硬碰硬的方法更有效。”

  在这次整改之后,东城区政府决定,把在南锣鼓巷申请注册营业执照的第一道审核交由商会把关,如果商会不准许,营业执照就无法下发。“这种放权给商会的做法,是政府对民间组织作用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王报换说:“对于办照的商户,商会都会对其经营范围及业务性质等深入审查,向其宣传南锣鼓巷发展政策,把好准入门槛。”

  这几次改革,南锣商户的体验最深刻。专做手工创意软陶的“创意无限”工坊从2013年进驻南锣,到如今不仅店面扩充到200多平方米,而且还开设了“禅修院”,对热爱手工制陶者手把手地教授技艺。“创意无限”工坊的南锣店长认为,改革后的南锣,整条街的文化气息越发浓厚了起来,“我们也在打造一些体现老北京文化的陶艺产品,让游客能够通过我们这个窗口了解北京文化”。

  “80后”的赵宁是出生在南锣的老北京人,他把自家在沙井胡同的四合院改造成餐厅“聚恩堂”,专卖北京“春饼”。在他的料理下,小店素雅安静,偏安一隅,虽然食客找起来费一些周折,但却因店里地道的北京风味,而成为大众点评网站上地区排名靠前的店铺。“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游客,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本地人,我的初衷也是想给生活在北京的人留一块胡同里休闲体验的自留地。”作为南锣人,赵宁亲见着南锣的发展变迁,他更希望,南锣能让大家体会到纯正的北京味道。

  民间组织将成南锣转型主力

  徐岩期望:“南锣鼓巷的发展方向应该成为有品位、有特色、有情趣,能符合首都窗口形象的世界级精品街。”

  按照徐岩的目标,南锣应成为中国第一胡同。但目前差距还相当大,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徐岩说:“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靠政府支持,另一方面要靠商户自身的努力,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让商会参与治理,承担更多的政府职能。”

  作为商会会长,徐岩也用实际行动响应着政府的号召。2015年8月,在寸土寸金的雨儿胡同,徐岩开了一家近千平方米的非遗博物馆,成为南锣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头羊”。本来他可以开一家小吃城,一年赚上千万元,但他却选择了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非遗博物馆。

  南锣的特色文化之路接下来该如何走?目前,南锣的所有商户达成了共识:不改变现状,只有死路一条。南锣的出路何在?徐岩认为,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南锣的支持,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支持。其次,应着手进行南锣的重新规划和定位工作。第三,要对高房价“宣战”,建议政府拿出部分房产资源平抑租价,引进优质商户。

  “最主要的还是制度创新,建立以商会为中心的市场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业态的根本转型和长效健康管理机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调节的部分交给市场,商户管理的部分交给商会,这种转变将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徐岩表示,将发动群众,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

  4月14日,南锣已有70家商户主动关停进行改造升级。徐岩表示,南锣商会已成立了产业升级委员会,近日将向全体商户发出自律管理南锣、自觉整顿的倡议书。对这些响应号召者,南锣商会将分门别类,按“关转并升”的原则区别对待。

  据悉,南锣最猛烈的一次治理整顿又要到来,南锣必将迎来一次特大的“外科手术”。这次治理整顿或将采取与以往不一样的做法,政府将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形成商会在前、政府在后的局面。

  同时,对南锣形象严重抹黑的商户坚决关停,对接受整改要求的商户在签订整改承诺书后促其转型,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兼并、合并的办法扩大规模,最终促使南锣整体形象的改变和提升。为此,徐岩提出南锣的“项链工程”,即每一户都要过筛子,每一户都要成为珍珠,在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实现微观基础再造。

 

来源:中国文化报  摘自:求是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为破解新时期“三农”问题鼓与呼

下一篇:加快文化强国建设步伐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