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由于小时候便被寄养,小展弘自然受到了周围小伙伴们的嘲笑。然而祸不单行,在他9岁时养父去世了,打那以后小展宏就开始用他那稚嫩的双肩担起了家的重担,一个9岁的孩子,工厂是不会接收的,于是他就慌称自己已经16岁了,但是一个9岁的孩子又能做得了什么呢?在这种环境里长大,要么是天性自卑,要么是自强不屈。于展弘显然属于后者,小展弘在懂事的时候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让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另眼看待。
阳光彩虹 开启翡翠之门
早年在沈阳的时候,于展弘在一“台湾工作结艺坊”的玉器店看到,店主将中国结和玉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他觉得很有意境和品位,这次偶然的邂逅为其后来的事业发展开拓出全新的思路。后来,于展弘开始找店家合作,正式迈入珠宝行业。然而创业是艰难的,面对一个全新的行业,缺少资金,缺少经验,缺少人脉。这些难题对于大多创业者来说都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但这一切都被初出茅庐的于总轻松化解。开始他的生意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正当生意如火如荼,他却突然放弃了北方的生意,毅然去了广东。这一关键的抉择也为后来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7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于展弘面对的主要是台湾客户,在这个期间完成了二次资本积累。因为那时候台湾人对珠宝翡翠的理解和中国大陆人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台湾人以质地为主,不以颜色作为主要的取舍,台湾消费者认为只要质地好,水头、种头够了就是精品。而国内消费者认知还是很传统的,他们认为翡翠一定要绿绿的才好。台湾人非常钟情玻璃种翡翠,台湾人钟情于这个品色的翡翠,开发这个市场,算是选对了路子。然而世事难料,后来大量台湾人撤离大陆,整个玻璃种翡翠的市场销量大幅下跌。这个时候,他又一次面临一个新的选择,是抛弃原有思路,还是坚守玻璃种?毕竟在那个时候大陆的消费者对翡翠还主要是以有颜色的为主。没有犹豫!还是坚守这个玻璃种。于展弘无比坚定的告诉自己。
在后面的几年间,大陆的消费者还是不太认可玻璃种。也正是因为大家对玻璃种翡翠意识不足,所以玻璃种翡翠价钱还比较低,抬不起来市场。认知不足往往就蕴藏着商机。他当时就把这种翡翠的市场给垄断了。只要每一家出来玻璃种,他就去收购。最后几乎90%的玻璃种都集中在他这里。任何一家珠宝厂商出来玻璃种翡翠,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他,可以说当时控制了广东玻璃种翡翠的市场。
在没有大众迎合的市场下,于总坚守了几年,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对玻璃种翡翠的认知终于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现在只要人们提到翡翠,首先要讲的就是玻璃种翡翠。玻璃种在翡翠玉的种类中是最好的玉种,是珍品,该档次以下依次为冰种,蛋清种,糯种,荔枝种,豆种等,其透明度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最初开一块玻璃种料均价是2.16元一个,然后开展大量的批发,几年下来,获得了人生最大的一桶金。
到2010年以后,因为传统行业都很低迷,珠宝行业也在逐渐走下坡路。于展宏在南方的市场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包括消费群体也相对固定。为了破除消费市场的瓶颈,他又把目光瞄向了当初起家的北方市场,2011年一路杀回到北京,在北京拓展翡翠珠宝客户,开设私人会所、又开启了翡翠私人定制的全新经营模式——弘珠宝。
专属定制 只为不同的你
如今,在珠宝行业提起于展弘的名字,无人不晓!称之为翡翠玻璃种神话之父。正是他将玻璃种翡翠抬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玉石的价值。于总经过这么多年总结出:翡翠有丰富的情感,每一块原石被开采出来时就在向世人倾诉着,这些语言只有静下心来,潜心数十年的琢磨,你才能读懂它。如何立意,如何设计、如何打磨、造型等等,都需要多次悉心的推敲甄选。每一块玉石在品质上是有很多差别,而真正的差异不在于质地而是在于工匠和设计者。于展弘在这个基础上又有了一个大的提升。私人定制翡翠是于展弘推出的一个高端消费模式,在文化圈、娱乐圈、影视圈、甚至是政商圈都有不少他的忠实消费者。
私人定制作为一种略显小众的消费模式,属于一种情感销售。大众消费的是商品,私人定制消费的是情感。比起大众玉石消费市场,可是投入的精力并没减少。相反,往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力。为了让每一款定制的产品与定制者高度契合,于展弘一定会亲力亲为,用料充实饱满,款式设计上精益求精。按照定制者的气息,心智,肤色,身高还要了解定制者的生活背景,文化取向,兴趣爱好等,有些人喜欢饱满大气,有些人喜欢小巧古朴,不是为了简单的漂亮,一定是适合定制者的。每一款心血之作都可谓做足了功课,所以每次定制者拿到自己的产品时都爱不释手,翡翠也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归属。一次私人定制的消费,让于展弘和他的很多消费者后来都成了好朋友。
喜欢珠宝的人都具有灵性,都有很深的福报,美玉讲究缘分。做到这个层面上,不是简单物质的获得,更多的是心灵的契合。对于一个新的客户,一旦合作,就将成为永远的朋友。于展弘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从事的不是一个行业,要让玉所承载的东西有一种‘将道’。是文化的传承,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有一种担当,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更久。
谈到如今的翡翠市场,于展弘直言:“现在是翡翠市场的冬眠期,但是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坏事。实际上这个时期是市场的一个沉淀过程,就像前几年的地产市场,房子好卖的时候,小地产公司哄拥而上,都想分一杯羹。遇到些风吹草动,小地产商就禁不起了,纷纷的转行或倒闭了。珠宝市场和这个一样,现在市场不景气,淘汰的正式那些抗不住“风寒”的公司。而对于资深的珠宝行业公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寒冬将过,春天还会远吗!面对竞争,于展弘说:“我的作品不管是在市场火爆亦或低迷时,产品都不会过度绽放,因为过度的绽放会给人距离感,好的产品永远都是那么温润大气,让人没有距离感。我的作品不是要显示出产品多么高贵,而是要与佩戴者合二为一的贴合,带上它能让人沉静下来,远离浮躁。在挫折时能给人一种释然,一种希望;在烦躁时期给人一种宁静,一种思考。”
宁静致远 永存感恩之
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于展弘说:“成功给我带来的更大的收获是宁静。这种收获是石头给予的,因为石头本身有一种无声的智慧,我不禁从石头中找到了财富,而且石头还给了我人生的智慧。有些财富是炫的,但是有些财富是雅的,你越做就越有心得。别的行业,都是需要带着笑脸面对客户,向人点头,而高端定制翡翠,是有钱人向我们点头的,而且受到他们真心的尊重。这是一种平等有尊严的销售。赚有钱人的钱,很幸福很快乐。别人得到我的作品,会给我反馈,我就有一种心得,这是一个心与心的良性循环。”
好的东西,都会自己寻找主人,与其说我是以玉会友,不如说是玉在寻找他们的主人。我只是一个桥梁。小时候我受到很多的冷落的眼神,今天我有了一些成就,但是我不会以同样的心态去看待他们。当初哪些冷落的眼神在今天看来,都是我的财富,他们让我变得平静淡然。
我19岁我才知道我是被抱养的。现在想来,自己并没有觉得比别的小朋友获得的爱少。由于养父早逝没有报答养育之恩,就更想加倍回报养母的恩情。我也感激亲生父母给我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同时感恩抱养我的父母给了我做人和做事的态度,因为我养父母都是很传统很正派的人。
情感是没有界限的。目前,于展弘在影视圈,收藏界也有触及,在他看来这些领域都有情感的相通,可以让自己在更多的行业涉及。未来几年,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形式,于展弘已经开始了多元化发展。他的文化公司开始投资影视剧的拍摄;在收藏界,一款西藏民居邮票的上市,从2.5元,发行到200多元,创造了业内的一个奇迹,成为了邮票界的一个标杆。于展弘表示:“多元化的发展也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延伸,对于新领域的探索也是自己事业的新起点。”
谈到翡翠与时尚的关系,于展弘说:玉器从传统而来,却一直是走在时代之前,并且引领在时代向前。玉文化往往引领着时代发展。
对于未来的创业者,于老师告诫新人:“要清楚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要坚持不懈,还有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会不断的成功。不要满足现状,眼界心界都要打开,成功永远属于努力向前不停脚步的人们。”(陆垚)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