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国家养老产业政策激发民企活力
张辉 杨代宗
导读: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43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出台的金融新政力挺养老服务进一步证实国家对养老服务业的重视。受此提振,国内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养老行业毫无疑问是中国一二线城市未来十年至二十年的朝阳产业。
在2016年4月15日的人民网视频访谈中,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杨正泉先生,“最美夕阳红”活动组委会主任张运防先生畅谈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之道时,我们发现,充满活力的中国民营企业已将“互联网+养老+金融”先行先试。
养老服务业纳入国家战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2013年,国务院对中国养老服务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家战略。
《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完善养老服务配套体系:政策上,健全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规范;服务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老年群体;产业上,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近日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多个章节均提及发展养老服务业。纲要指出,要满足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积极推动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完善各类社会资本公平参与医疗、教育、托幼、养老、体育等领域发展的政策。
纲要要求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养老服务业既是事业也是产业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事业也是产业,不能将养老服务业简单地视为老年人福利事业,更不能将养老服务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应当将其视为民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加以发展,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亮点,成为保障民生、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进转型的重要动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在浙江调研时谈到,养老服务业覆盖众多人口、涉及众多产业,要取得大的发展,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在养老理念上,要转变认识观念,分层次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在政策支持方面,要构建综合型的政策体系,协同推进养老服务业大发展。在经济政策支持方面,包括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上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在社会资本方面,要多措并举促进其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在发挥好政府作用,切实承担好政府托底责任的同时,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业的商品特性,发挥好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放手让企业和社会组织按市场规律运作。在养老模式上,要推动医养资源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快专业培训步伐。
养老产业主要包含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与养老用品四方面。其中,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的基础,在频繁的政策利好下,发展动力强劲。养老服务业核心价值在“服务”,“服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让老年朋友以阳光积极的心态,享受精彩、快乐、美好的夕阳生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每一位去到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朋友享受到孝心、爱心、真心、耐心、细心的“五心服务”,应该是每个从事养老服务机构的崇高职业宗旨。像总部在深圳前海的龙骏集团旗下的龙骏家园一样,坚持以管家式秘书服务为核心,倡导由“孝”入门,升华到“家园”的“大孝大爱”的家园文化,将“家”的思想,“家人”的观念融入其中,把“替天下儿女尽孝,为世上老人分忧”做为与理念融入到龙骏家园的企业文化的血脉中,着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致力中国老年事业发展为己任的民营企业,值得提倡和赞赏。
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
近年来,政府从社会资源统筹、政策规划设计等方面对民间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给予引导和支持:加大政策扶持,优化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政策环境;加强规范引导,为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提供基础支撑:创新体制机制,为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提供参与平台。打破行业界限,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融资环境;加大舆论宣传,营造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社会氛围,促进养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民营企业涉足这一领域坚定信心。
2015年2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并就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投融资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强人才保障、保障用地需求等作出了相关规定和政策优惠。
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允许民办养老机构利用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办理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机构要给予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养老机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进一步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养老服务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优惠。
对符合条件的民办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民办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经批准设立的民办养老院内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的场所免征耕地占用税。
对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另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在用地范围、土地用途和年期、供地计划、供地政策、鼓励租赁供地、分类用地监管、鼓励盘活存量用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方面分别作出了规定,从土地政策上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与养老产业融合受到肯定
2015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短期理财]投资管理办法》以及2016年的《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金融与养老产业融合的形式受到政策肯定,养老产业在资金助力下进入发展快车道。
《意见》要求,金融业要充分认识做好养老领域金融服务对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和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增强战略意识,优化业务布局,大力推动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领域金融服务需求,提升居民养老财富储备和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实现支持养老服务业和自身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
《意见》提出,要积极创新专业金融组织形式,探索建立养老金融事业部制、组建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创新适合养老服务业特点的贷款方式,探索拓宽养老服务业贷款抵押担保范围,加大对养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养老服务企业、项目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为养老服务企业及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
《意见》明确,建立人民银行、民政、金融监管等部门参加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加强政策落实与效果监测,形成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文化养老”与老年公益事业接轨
文化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润滑剂。老年人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情况不容乐观,全国老龄办201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12〕60号)明确指出,目前老年文化建设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能完全适应。
随着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发明显,“文化养老”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
2015年,由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养老工作委员会主办,龙骏家园承办的“最美夕阳红”——中老年公益性才艺大赛精彩纷呈,给中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绽放自我的平台。据了解,为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二届“最美夕阳红”中老年公益才艺大赛即将延续开赛,这种公益行为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关心养老事业,对营造助老、爱老,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对构建新型和谐社会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值得赞赏与推荐。
通过引导社会舆论等多种方式唤起公众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政产学研力量,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龙骏家园作为最早进入养老产业的民营企业之一,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即将举办的“最美夕阳红”中老年才艺公益活动、养老智库、全国养老产业文化惠民工作座谈会、“最美夕阳红”大型人文纪录片、“养老会客厅”新媒体项目、图书文库、“最美夕阳红”摄影作品巡回展、“最美夕阳红”文化之旅、“最美夕阳红”文化养老媒体行等系列公益活动是传统的“物质养老”向更高层次养老方式的进步和发展。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老年文化建设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孝亲敬老社会氛围更加浓厚;适应老年人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老年人普遍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老年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老年特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老年文化队伍不断壮大,老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老年文化建设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人民网舆情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