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劳动者风采)劳动者默默坚守 唱响三沙巨变

发布日期:2016-05-01 22:58:32 来源: 作者: 点击:516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新华社三沙5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郑玮娜 魏骅) 走在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上,白天可以听见校园里的书声琅琅,夜晚的酒吧烧烤巷时常传来笑声朗朗;赵述岛上已绿树成荫,娇艳的红花伴随着海风摇曳,在湛蓝海水和洁白沙滩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这里热水有了,蔬菜多了,水果也不缺了……三沙巨变的背后,是感人至深、泪和汗交汇的暖人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正是那些默默无闻坚守在祖国最南端的劳动者们。

  “儿子叫我舅舅”

  在永兴岛见到沈建彬时,正值他和船员们在“南海救118”轮上进行消防和逃生演练。“南海救118”轮是南海救助局最新列编的一艘大功率远洋救助拖轮,能搭载救援人员上百人,具有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海上保障等功能。沈建彬是轮上的大副,主要负责甲板上的全面工作。

  “‘南海救118’是去年12月正式列编的,对于大家而言,很多先进的设备都需要熟悉,不停地学习、不断地演练让我们能够提早发现问题,这样在执行任务时才能做到快、精、准。”沈建彬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来西沙是日常的救助值班待命,“已经漂了两个多月,应该还会待一段时间。”

  “80后”的沈建彬已经入职12年。“这几年,国家对海上救援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平日的实操之外,要看各种书籍来丰富自己。”沈建彬说,因为平均每年要在海上待8个多月,晚上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充实自己,前不久他又成功考取了船长适任证书。

  这个七尺男儿谈起工作时神采奕奕。当记者问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突然间一阵沉默,声音低沉地说:“希望能亏欠家人少一点,陪伴家人多一些。”

  “儿子3岁那年,我回家探亲,儿子扯着我的衣服喊我‘舅舅’,从未因远离家人流泪的我,一下子泪如泉涌,那是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场景。”说到此处,他双眼泛红。

  “我是渔民阿公阿婆的儿子”

  4年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毕业的王康总毅然放弃优越的就业机会,报考了海南边防总队。入伍集训结束后,他孤身一人登上开往三沙的船只,成为祖国最南端的1名边防干警。

  王康总说,刚来的时候,永兴岛上的条件挺艰苦,得过皮肤病,过过没有蔬菜只吃罐头的日子。“比我自己想象中的艰苦还要苦。”

  三沙设市以来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展开,来往三沙的船舶较为频繁,加之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给船舶管理和码头治安带来极大挑战。“要走近他们,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排除治安隐患。”正常上班时间,渔民多在打鱼作业不方便交流,王康总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到船上、码头、港口或渔民村与渔民交流。

  在岛上的4年间,王康总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赵述岛和晋卿岛上值班度过。他和岛上的每一个渔民亲如一家,对每个渔民家的情况都非常熟悉。

  2015年是晋卿岛渔民黄良吉驻岛的第33个年头。由于晋卿岛上开发建设的需要,渔民需搭建临时房屋暂住。对于年迈且身边又没有儿女的黄良吉而言,搭建房屋有些力不从心。王康总了解情况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帮他们搭建起临时渔民房屋。黄良吉此后就对王康总说“以后不要叫阿公,你就是我儿子。”

  “因为黄阿公家还有3个儿女,所以我就是阿公阿婆的4儿子,每次打电话都叫我‘老四’。”王康总说,岛上渔民的热情和淳朴一直感染着自己,也加深了对三沙的热爱。

  几年时间,王康总开展码头治安巡逻180余次,检查进出港船舶635艘次、渔船民2398人次。

  “我们是追赶时髦的渔民”

  4月30日夜晚,在离永兴岛8海里的赵述岛上,忙碌了一天的渔民聚在三沙市赵述居委会广场前,在音乐《小苹果》的伴奏下,开始了他们一天中的广场舞时间。

  见到此情此景,在赵述岛上生活了20多年的渔民兄弟符名友和符名岗感慨万千。符名友说:“三沙这几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越来越方便,渔民想回家可以随时回去,再不用过那种少船又没信息的日子;最重要的是,网络的畅通,让我们跟家人联系越来越方便,我们有了自己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感觉日子过得快了。”

  三沙市驻岛干部黎明介绍,为了平日工作方便,能将一些重要的信息及时告知岛上的渔民,专门开设了赵述岛微信群。“我们这个群很热闹,谁家有事,只要在群里说一声,岛上的居民都踊跃帮忙。”

  符名友说,因为交通和信息的畅通,来岛上收购的人多了起来,渔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我们兄弟俩这两年的收入基本都翻了1倍,一年能挣10多万元,攒了些钱,现在正在老家修建二层小楼呢。”符名友自豪地说。

  深夜,岛上安静了,符名友拿起手机开始跟家人用微信对话,告诉家人他今天的收获,并叮嘱女儿和儿子要好好读书。 

  5月1日一大早,国歌响彻赵述岛,岛上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们一起在赵述居委会广场上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以此来迎接这个特别的节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劳动者风采)木偶工匠林聪鹏:为“傀儡”赋予鲜活的生命

下一篇:用“工匠精神”照亮进阶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