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践行新理念 建功“十三五”

发布日期:2016-05-13 13:01:48 来源: 作者: 点击:854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朱强:90后炼成国际“焊将”

 

  2014年,“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上,286名国际一流焊工同台角逐,一名来自中国的90后小伙儿拿到了第十四名的好成绩。他就是中建钢构华中大区武汉厂二车间的普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强。

  敬业、精技、圆梦,成为朱强人生的关键词。在当下略显浮躁的氛围中,弘扬敬业精神,对青年工人特别是农民工来说,实属不易。焊接车间里,烟雾、噪音和强光是常态,工作环境艰苦,当时和朱强一同入职的伙伴现多数已转行,不少老工人觉得90后吃不得苦,但朱强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即使戴着口罩面具头盔,焊接的时候,飞溅的焊渣仍会在裸露的脖子、手腕皮肤留下灼伤;使用气刨,即高压空气吹走产品表面多余钢水是焊工的基本操作之一,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高亮度弧光,防护稍有不慎,能直接把人眼睛灼伤。“好工人没有不吃苦的,不敬业的人做不了技工,更做不了焊接技工。”朱强说。

  都说工人越老技艺越精湛,但在朱强所在的班组,大部分攻坚克难工作都是年轻的他来完成。一位老焊工笑着说:“朱强不简单,老实说我工作比他久多了,但是焊接技术不如他。”

  2013年12月,朱强所在的焊接班组接到武汉中心项目超复杂锻钢节点的焊接任务。面对挑战,朱强迎难而上,率领班组先后攻克了锻钢件焊接、超厚板焊接、电加热焊接等技术难题;克服了构件结构复杂、焊接空间狭窄、工期紧迫,焊接质量要求高等诸多困难,按时按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令业主赞不绝口。

  “我虽然来自农村,但我懂得一个道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能和本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朱强说。

  高孔长:技术狂人的汽车梦

  累计提出优秀合理化改善建议209项,其中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2项正进行国家发明专利申报;为公司培育出5名技师、8名高级工、13名中级工,著有《汽车涂装工艺》《成车粒物专项排查》《喷涂机器人操作规程》等专业资料……

  这是技术狂人高孔长的光辉业绩。高孔长是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涂装车间技术长,十六年磨一剑,他用灵巧的双手追逐自己的汽车梦。

  公司新车型试装下线,新厂房建设和新车试装同步进行,让试装工作充满了挑战。高孔长最喜欢的就是挑战,他带领攻坚小组放弃春节休假,住厂房,睡保温被,将装配车间的补漆房区域临时改造为试装场地。一番苦战,战绩辉煌:先后完成面漆线新车型喷涂仿形优化、在线钣修、涂修作业工位优化等共43项攻关课题的研究,共查找、督促整改完成1627项问题点,累计节约成本100多万元,为年产15万台的规划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发展壮大,新车型层出不穷,围绕新旧车型共线生产相关工位器具共用原则,高孔长利用班后非生产时间,带领组员及相关专责人员,积极探索,成功解决了快速拆卸及共用的难题。

  关键时候显身手,平时积累不可少。面对新的挑战,高孔长通过学习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水平,从中发现并克服自身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

  2013年7月以他名字命名的“高孔长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创建,他带领9名成员进行人才培养及技术攻关,带头完成了 “密封胶与面漆湿碰湿配套不良”“M1车型窗框黑膜恒温烤箱”等8项攻关课题,累计节约成本270多万元。

  2015年,高孔长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潘维伟:儿科医生苦中有乐

  2006年大学毕业,潘维伟成为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一名住院医师,每隔5天上一个14小时的大夜班,从晚上6点一直工作到早晨8点。3年后成为一名住院总医师,隔天一个24小时出诊时间,看150多个病人。2011年成为一名主治医师,开始管病房,带领着住院医师、医学院学生转房,每周门急诊常规工作52小时,中午有半小时吃饭时间。工作之余还要挤时间教学、写论文……

  如此工作状态,照顾家庭也便成了奢望。姥爷去世的那个晚上,潘维伟正在医院值夜班,手机突然响起,听到妈妈哭泣的声音:“你姥爷走了……”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未等泪水落下,护士就跑了过来喊潘维伟抢救早产儿了,潘维伟立刻快步跑向病房,指挥护士全身心投入到抢救中……待患儿病情平稳,望着天边将要升起的太阳,潘维伟泪流满面。

  潘维伟的妻子也是一名儿科医生。他们有一个5岁的儿子,孩子出生后,一直由姥姥姥爷照看。孩子1岁多的那年冬天,有一天晚上,妻子8点多进了家门,听着孩子一声接一声地咳嗽,小脸烧得通红,呼吸困难,嘴唇都青紫了,心率也很快。经验丰富的妻子马上有了判断:孩子得肺炎了。其实当时,孩子已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了。来到北医三院,同事一边给孩子用药,一边对夫妻俩说:“看看你们两个儿科医生,怎么孩子这么重了才来?”夫妻俩无言以对,默默流泪。

  苦是苦,但潘维伟很清楚,苦是医生职业的题中之义,但乐也是别的行业无法企及的。每当一个个哭得撕心裂肺的患儿在自己有效的治疗下露出甜美的笑容,一种难言的安慰便在潘维伟心里荡漾开来……

  何立富:天气预报员的日常

  如果评选天底下的难事,天气预报应该算一件。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做这件事做了30年。他的职责是担任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把关,主持全国天气预报会商和各种特殊气象保障任务,负责中央气象台各种类型灾害性天气警报的签发。何立富多次在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重大社会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天气预报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

  2008年奥运圣火珠峰传递,何立富带领预报组在不利天气背景下,提前7天成功预报出可登顶的较好天气,确保了奥运火炬一次冲击、一次登顶、一次成功。这填补了我国珠峰气象实地预报的空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感慨地说:“在我20多年的登山生涯中,此次气象台预报是我见过最精细、最准确的预报!”

  2009年9月28—30日,国庆60周年气象保障服务进入最后的决战时刻。何立富和中央气象台预报团队,全方位严密监视天气的细微变化,准确预报出9月30日晚上北京地区降雨过程开始和结束时间,并对天安门地区的预报精细到每1小时,圆满完成国庆气象保障任务。

  在20余年的国家级天气预报业务实践中,何立富对我国不同地区天气系统发展规律、灾害影响和预报服务方式积累了丰富的预报经验,具有在关键时刻把握全国范围不同季节各种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能力。

  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2007年7月上旬淮河发生自1954年以来最强流域性大洪水,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在这些灾害天气中,何立富的预报意见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0年,何立富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来源:人民日报  摘自:中国文明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民智兮国牢”

下一篇:中国少儿数字学习馆上线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