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增幼学故事琼林》书影
一天,与本埠市图书馆馆长摆龙门阵时,馆长说,现在“旧藏”“古籍”很稀少,上级已把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列入“善本”的序列。我虽浅陋,但六七十年前的图书已成“善本”,不仅让我惊诧,更让我失望。在我的认知里,中国目前的“善本”断代和认定,至迟应是辛亥革命之前的印本。既然如此,与我不期而遇的民国图书,就值得珍惜了。
于此,有两事值得一说。一次在旧书摊买下《尔雅义疏》(共五册,全)、《诗毛氏传疏》(共八册,全)、《苏东坡集》(共十八册,缺七、十五、十六、十七、十八)。这是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1929年至1937年排印“万有文库”1721种、4000册中的三种。这三种26册品相完好,无虫蚀,无破页,无残页,连书脊都几乎完好无损,钤印也较清晰。《尔雅义疏》原属“宜宾县立中学图书室”,为文和笙(宜宾县人,曾出任原西康省财政厅长、四川省财政厅长)所捐赠。《诗毛氏传疏》《苏东坡集》是“国益图书馆”(为民国四川盐运使署盐运使陈国栋1926年去官后在成都兴办)藏书。三种书有两种在川西的成都,一种在川南的宜宾,七八十年间,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别小看那些专门靠收旧卖旧获利的商贩,也许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我们的一些旧籍旧藏才得以保存下来。
另一件事是,一位朋友送我一卷叙府荣德堂木刻印行的《新增幼学故事琼林卷之二》(下简称《新增》)。在这一册书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痕。“幼学故事琼林”被认为是明代后期最重要的蒙学读物,为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程登吉所编纂。《新增》则为清乾嘉时期的谢梅林、邹圣脉(两人为姻亲)增补。这册名为《新增》的“版权页”上清楚刻有“西昌程允升先生原本/清溪谢梅林砚庸氏/雾阁邹圣脉梧冈氏增补/男邹可庭(邹可庭与谢梅林为翁婿,邹可庭为邹圣脉之子)涉园氏/同参订”。
邹圣脉为“四堡雾阁”(即今闽西北部的边城县,当时为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人,著名古籍雕版印书从业者。这是第一个信息。第二个信息是,荣德堂印行的《新增》的原版叫“古香阁”。古香阁是清同光时期建于上海的一家富有成就的书坊。直到今天,由“古香阁”印行而之后或影印或新排的诸如《古香阁诗集》《四书补注旨》《古香阁全集》等至今为读书人所青睐。第三个信息是,这册《新增》是由叙府荣德堂民国初年所刻,线装五眼、版十一行,虫蚀已很严重,幸好首页和尾页都还清晰。此三条信息,涵盖了此书自明末以降的印刷史和流传故事。
叙府即今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地处川滇黔交界,自宋政和四年(1115)改“戎州”(州治)为“叙州”,明洪武元年(1368)设“叙州府”至清末民初。明万历元年(1573)剿灭袭扰西南诸省几百年的“都掌蛮”之后,宜宾辖区最终归顺朝廷。即便如此,川南与川西、川中乃至川东(即今重庆三峡地区与酉阳地区)相比,叙府都不在文化中心。但从道光初年至民国初一百年的历史里,叙府先后竟有竹春堂、罗文远堂、崇报寺、杜氏俪峰书屋、擘红楼书坊、周氏玲珑山馆、韩氏荣昌堂、毛氏鸿章堂、曾氏大文堂、宏文堂、宏德堂、儒兴堂、崇文堂、从兴堂、荣德堂等近30家木刻书坊。而且,据方志所载,宜宾木刻印刷在川南及滇东北(今云南昭通市)一带以规模宏大而“素负盛名”。清同光年至民初50年间,叙州府署刻印过《十三经注疏》《汉魏丛书》共640卷,叙州学署刻印过《五朝文铎》等三种共30余卷,另外官印的还有府志、县志共70多卷,私刻亦有数十种之多。荣德堂刻印的《新增幼学故事琼林》便是其中之一。一个地处僻地的叙府宜宾,拥有如此众多的书坊,刻印了如此多的经典和普及读物,放在现在也算一桩奇迹吧。(刘火)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在熟读党史中同向同行
下一篇:丰富多彩活动庆“七·一”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