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前线 北京站 记者 陈逸宁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导 语
“挖开李莲英坟墓那一刻现场全吓坏了,探寻李莲英死亡之谜”, “如果不是他的意外死亡,现在首都说不定就是西安了”,今年年初开始,一些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在头条号上大肆收割流量,点击最高的一条达到了407万!这些“爆款”视频的幕后制片却是一个“正规军”——前央视资深纪录片主创,李锋。在不惑之年,李锋毅然从央视离职开始创业,他说,我要换个玩法。
我就没觉得我们有什么竞争对手
5月的一天,运营人员告诉李锋,“李莲英”那条视频点击量到了400万。“哦,是吗。”李锋并没有什么感觉。 彼时,离“看鉴”登录头条号不过5个月。
此条视频在头条号点击量达到407万
“看鉴”是李锋离开央视纪录片部门后打造的一个历史、地理类微纪录片栏目,每条视频长度一般都控制在3分钟。
“这个是有研究支撑的,”李锋告诉记者,有研究表明,在如今信息碎片化的大环境下,人们观看视频的最佳时长是3分钟,再长观众就可能会不耐烦。
和严格控制时长一样,“看鉴”的短视频也处处透着专业范儿。不同于papi酱、谷阿莫之类靠单一场景和简单剪辑完成的视频,“看鉴”的每一期内容都包含了大量影视场景、历史老照片、动画制作等素材,更配备了英文字幕和背景音乐。
“视频不就是这么做么?”李锋坐在椅子上,一直平和的声音有了些许起伏,“有人跟我说,现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视频的剪辑、夹帧什么的,没有网民会在乎这些东西,但是我在乎啊!”
“我在乎”或许就是十几年央视纪录片制作的职业生涯带给李锋的最大执念。
“我之前从没有想过要离开央视,” 李锋说,自1998年从西安来到央视,央视给了他前所未有广阔平台。十几年里,李锋完成了包括珠峰、南极、北极、可可西里等众多鸿篇巨制的制作,各种大型电视活动的举办,也完成了从编导到部门主任的身份转变。
李锋及其团队在南极
身份在转变,但是在乎的东西没有变,视频的制作理念并没有改变。2014年,李锋四十了,他发现网上热门的视频让人“看不懂了”,基本以娱乐类为主。基于自己一直坚持的对于节目制作的理念,“看鉴”应运而生。
对投资人来说,相比时下热门的“90后”创业者,“华尔街海龟”创业者,李锋就不符合成为“红人”的标准。体制出身,年过四十,不懂商业,最要命的是他还偏偏不肯迎合“眼球经济”的套路,要做严肃的历史文化题材。
问他产品定位,他说我相信“二八原则”,我们就是最好的那20%;问他竞争对手,他说我们做得很垂直,没觉得有什么竞争对手;那如何看待另外几个极火的短视频大号呢?他说我就不关心这些,做出来的片子首先要给自己看。
投资人被吓跑了吗?没有。2015年6月公司刚成立,7月就跟华为签约,成为了华为的视频提供商;今年1月,公司又获得了如山资本、海润昌资产等2500万元的Pre-A轮融资,公司估值上亿,李锋在视频刚上线时的那一点点忐忑消失地无影无踪。
如今,“看鉴”出产了大量火爆短视频,截至目前,“看鉴”在头条号发布视频159条,累计播放达7000万次,平均单条播放近45万次。
记者问他,你觉得“看鉴”火了吗?李锋说:“火是什么?Papi酱以前不也很火?我不关心火不火的,我就是把内容做好。”
谁买流量我开谁
李锋一直是一个自我的人。从小他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旁人根本就影响不了他。在央视担任制片人时,李锋就想着去南极拍纪录片。
“这种事儿央视不干谁干?”李锋打报告,联系赞助企业,制定行程,一番折腾下来,真的去成了南极。经过了漫长的旅途,终于踏上南极大陆的那一瞬间,屹立了千百年的白雪、冰川扑面而来,李锋说,那种壮丽,难以用语言描述。
李锋在南极拍摄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折腾的因子融入了李锋的血液。在央视期间,他去了南极,去北极,爬了雪山,进了可可西里,环顾四周,好像再没有可以征服的地方。脑子一热,李锋向海洋局的领导申请,能不能把他派去南极做工作人员,待上一年半载。“开什么玩笑!”李锋模仿着海洋局领导拒绝的口气,大声笑起来,又说,“要是能报名上月球,我肯定报名了!”
2014年底,已经成为部门主任的李锋感到了一些变化,一股他不愿承认的危机感也萦绕在了心头,互联网浪潮汹涌,继续留在央视自己会不会错过这一轮视频行业发展的窗口期呢?
“考虑也没多久,我觉得应该挑战一下自己,换个玩法。”打定主意,李锋打了辞职报告。
李锋坚信,媒体平台没有什么新旧之分,无论电视台还是移动端,都只是内容的载体,而优质的内容一定有市场。所以虽然撞上了短视频这个“风口”,李锋却坚持做了知识性较强的历史领域。
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又或许是天生痛恨虚假,就算在心里最没底的时候,李锋都坚持绝对不刷流量不买点击,他甚至对公司全体人员说,“谁买流量我就开谁”。
这种零推广、冷启动的方式很像电影的点映:选几家电影院,小范围试水,凭口碑传播。“看鉴”同时登陆了头条号、微信、优酷、土豆、华为视频等几大平台。
事后想来,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冒险的举动,各个平台的传播机制不同,不做有针对性地推广,后来者很难冒头。比如微信,刚投放时点击量一直在百位数,很难破千。但李锋不管,他就是要看看,做的内容到底有没有市场。
“没想到火在了头条号”,李锋现在回想起来还带着一丝侥幸,他介绍当时“看鉴”在各个平台的点击量均没有什么起色,唯独在头条号,点击几万几万地涨,两周不到单条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了300万。
“看鉴”在登录头条号的前几条视频点击量表现都很好
“看鉴”同条视频在头条号和微信平台点击量对比
“我也不明白原因,可能跟头条号的推荐机制有关系吧。”李锋有些纳闷地分析,也许在微信上,历史爱好者们很难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能被动关注一些“大号”,而头条号会自动将“看鉴”推送到历史爱好者的移动端,随着点击量攀升再进一步扩大推送范围。
“不过初期都是在测试,”李锋说着又放松了身体,惬意地靠在椅背上,“只有各个平台先试过水之后,我们才能针对性地开展合作。”
李锋透露,鉴于头条号的火爆表现,接下来“看鉴”将与头条号合作继续扩大影响力,增强用户黏性。
我现在做片子都是赚钱的
“看鉴”的制作团队大部分来自于央视,也许曾经的工作经历让他们“臭味相投”,就好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块,他们聚到了李锋身边。李锋不认为是他的人格魅力起了作用,他只觉得是大家理念一致,那就是要做互联网最好的历史短视频。
“一个男人一旦有了阅历,一定会去关心历史。”李锋认为,历史能拓宽人的维度,特别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学习、挖掘的东西太多了,“看鉴”就是想以微纪录片的形式,让观众燃起对中国历史的兴趣,继而为中国厚重的历史而自豪。
想法很美好,但问题是,一堆从央视出来的视频高手,没一个懂互联网的。APP是什么?投资人在哪里?怎么去融资?怎么解决技术问题?每天都是一堆问号,随时都在闹笑话。
“不懂就去学吧”,李锋硬着头皮给所有朋友打电话,要求他们介绍投资人认识,然后找上门去聊,一聊一整天,人家去哪他跟着去哪,今天结束了明天接着聊。
也不是没有挫败的时候。一次李锋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面谈,在对方办公室等了一个半小时。“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虽然在离开央视的那一天,李锋就调整好了心态,以一个新手的身份去应对创业路上的一切挑战,但被人晾着的时候滋味真的很复杂。
好在现在李锋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互联网+对他来说已经不再神秘,“看鉴”的商业模式也日渐清晰。
“我们肯定首先要把内容做好,进一步考虑商业的东西,很快,我们会形成自己的闭环。”李锋介绍,公司成立初期,就花了近千万在设备和素材库上,这样既保证了视频质量,也不用再依赖外界资源;之后,“看鉴”可能会对订阅会员收费,或者组织一些线下活动,比如南极科考之类,培养用户忠诚度;最后随行拍摄的纪录片节目又可以做版权出售。
谈到这里,李锋十几年在央视积累的资源开始发挥作用,比如如何搜集购买素材版权,如何接入电信运营商平台,如何获取行业大客户(政府、高铁、航空、银行等),他都心中有数。
“你知道吗?如果要想进入故宫拍摄一个镜头,最少要跑不同部门盖五个章。”李锋狡黠地笑伸出五根手指,“起码我知道流程是怎样的,别人可能连故宫的门都进不去。”
时下火热的VR,自然也是“看鉴”积极投入的领域,并且在别的团队还在摸索的时候,“看鉴”已经实现了盈利。李锋介绍,国内VR技术很多公司在开发,但关于VR影视拍摄规律的研究还是空白,看鉴团队已经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整理出一套VR纪录片拍摄的制作规则。由于信任其团队的专业水准和内容把控,一些旅游景点已经邀请“看鉴”拍摄VR纪录片做宣传。
“我们自己研发了一套专门做VR的拍摄方案,可以极大地提高品质、控制成本,这是别人难以逾越的专业壁垒。刚刚拍完了长城,效果很好。现在正在拍摄的是兵马俑。”李锋介绍,兵马俑的题目已经起好了,就叫“沉睡的兵团”,“很有故事性”。
采访尾声,记者问李锋,创业至今享受多还是痛苦多,他乐了,“痛苦我也享受着啊!”接着他又以十分自信的语调说:“反正我最多干五年。如果一个项目五年都不成功的话也没必要继续了。”
(责任编辑:黄朝晖)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