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生存体验重塑自力更生精神

发布日期:2016-08-09 10:16:25 来源: 作者: 点击:341次 字号:增大 减小
  

   兜里只有1块钱,要吃一顿晚餐,还要完成多项任务,父母不能帮忙……近日,在志愿者的监护下,浙江余姚有一群10岁左右的中小学生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完成街头挑战。最终,40位小伙伴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每人1元本钱,7个小时,除掉吃饭用掉的钱,总共赚了3631.5元,将本钱翻了90倍!(8月8日 《钱江晚报》) 

  作为一种社会化手段,“生存体验”方兴未艾,大都以喜剧的方式落幕。中小学生也好,大学生也罢,通过“生存体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存技能,也提升了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融入。正是因为“生存体验”具有诸多的正功能,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些孩子们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一些人难免会存在疑问,“生存体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吧?面对这些稚嫩的孩子们,许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给予了足够的宽容和善意。这些孩子得到了比他们的付出更多的回报,而在真实的生活里,要获得这样的回报就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说到底,现实远比“生存体验”残酷,普通劳动者的境遇远比这些孩子们艰辛。 

  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以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让“90后”、“00后”得到了万千宠爱,很少面临着生存压力。“生存体验”作为一种超越现实的角色体验,要求这些体验者在得不到家庭、熟人的社会支持下自食其力;只有通过自力更生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和命运,这正是“生存体验”蕴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生存体验”的背后,隐伏着全社会精神层面某种意义上的担忧和焦虑。“物质丰盈,精神苍白”作为部分青少年的致命伤,已经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给青少年“补钙”,给予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生存体验”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希望通过现实的磨砺,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强大。 

  作家路遥先生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那些主人公具备打动一代代人的强大精神力量——他们朴素地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让手里的黑面馍变成黄面馍,再让黄面馍变成白面馍”。参与“生存体验”的孩子们,尽管尚未明白“真实能救赎的,就是我们自己”,却已经懂得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困境。 

  不论是“出身论”的老调重弹,还是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拼搏不如拼爹”,抑或有人抛出“长相论”、“以貌取人”,这些不良的社会心态,不可避免会浸润青少年的精神家园。重塑自力更生精神,用奋斗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生存体验”最大的意义。(杨朝清)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李光地家训——“国宪有严,亦必不尔宽也”

下一篇:神清气和:夏秋之交王府井霞公府的惬意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