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今天,延安人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用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见证延安精神所激发出的强大力量。(8月9日 中国文明网)
到过延安的人,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延安精神并未过时,延安精神正被延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如今,延安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建设出一个山川秀美、繁荣富强的新延安。延安人民用延安精神建设家乡的精气神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今天我们走好全面小康的长征路上,我们不能少了延安精神的指引,我们只有在精神上先迈开腿,我们才能在行动上,像当年的党中央一样,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用我们的双手建设美丽的中国梦。
走好“新长征”要从精神处起步,前进中才会瞄准目标不放松。马克思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的行动,继而产生精神力量。”我们的有些贫困地区,为什么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走出贫困,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能急速提升,不外乎当地人民用延安精神来指导行动,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打响了奔小康的攻坚战,一些年轻人,主动放弃城市生活,回到乡村,为家乡的建设出力,有精神,才有行动,可以说,延安精神,也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文明力,更是一种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前进力,有这样的力量,我们的文明创建也好,脱贫致富也好,才会无往不胜。
走好“新长征”从精神处起步,才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准。想当年,是什么力量让延安成为大城市青年心中的圣地?因为它是大众精神的明灯所在地。今天,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不能少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虽然我们的经济文化政治早已经走上了世界前列,但是,我们要改革创新,要壮大民族精神,依旧要紧紧依靠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才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克服新长征中的重重困难,有信心和力量去改变家乡的面貌,去建设好强大的祖国。
走好“新长征”从精神处起步,延安精神才会不断武装我们的行动。要深刻学会延安精神,我们也可以结合各地的红色的资源,结合当地的革命斗争历史,如此我们才能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功能有效地激发出来,从精神处领先思想意识,自觉把继承、弘扬、践行延安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才能延安精神成为时代永远的精神航标,万众一心走在建设伟大中国的大路上,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孙懿德)
来源:嘉兴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36氪发布《体育分析行业研究报告》 看好数据应用商业价值
下一篇:牛电科技全球发展战略起航 N1S海外版率先登陆欧盟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