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传承绿色理念 树立文化自信

发布日期:2016-08-11 15:18:26 来源: 作者: 点击:654次 字号:增大 减小
  

   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影响广泛而深远。对昆明而言,若问是什么养育了一代代昆明人民,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而且把这种文化基因深植于社会发展的点滴之中的话,那一定是滇池。

  滇池赋予了昆明舒适宜人的气候和独具魅力的湖光山色,是昆明最宝贵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滇池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昆明的城市形象和品质。深入推进滇池的保护与治理,挖掘滇池流域绚烂多姿的生态文化元素,提升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信,将有力推动昆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两年前,设立在昆明学院内的“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滇池博物馆”)正式开展,被誉为“做了昆明人该做的事”。两年过后,记者再次走进这个展馆时看到,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成为培育和弘扬绿色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成为激发昆明城市文化自信的一个极为活跃的因子。

  穿越时光隧道 展现滇池前世今生

  近日,“2016年第十三届两岸青年·七彩云南联谊活动周”在昆明学院举行,在体验式交流活动的最后,台湾师生一行特别参观了滇池博物馆,直观感受了滇池流域自然演进和社会人文变迁,对滇池的前世今生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走进滇池博物馆之前,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巨大的浮雕墙,雕刻着昆明人民熟悉的各种场景:茫茫滇池烟波浩渺,湖面千帆竞逐,百鸟飞翔,天上彩云朵朵,与西山睡美人交相辉映。近处,农人们或忙于采摘宝珠梨,或忙于捞海肥,远处则是跑马对调的场景,好一幅美好的生产生活画卷。

  昆明学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钱春萍告诉记者:“墙上的每一个细节,体现的都是昆明本土的文化元素。”

  进入滇池博物馆,这种理念更是无处不在。

  “晋宁之北,中庆之阳一碧万顷,渺渺茫茫……”进入博物馆主题馆的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元代王昇所作《滇池赋》石刻。这篇奇文被誉为“昆明人写成文字的清明上河图”,字里行间跃动着昆明的富庶与滇池的秀美。

  移步换景,在序厅与主馆之间的“时光隧道”上,一幅幅手绘或摄影作品,定格了自有人类以来,滇池流域居民从顺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并最终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场景。置身其间,古滇人食螺、修筑松华坝、围海造田、恢复湿地等逐渐变换的画面,让观者仿佛穿越了历史,倍感亲切和激动,并从心底发出无限感慨。

  进入主馆大厅,瞬间就被虚实结合的渔船归港造景深深吸引。看着撑船的渔民和船上的渔获,还有一旁偷闲的鱼鹰,不禁想这种渔猎兼农耕的生活方式,正是当年滇池周边人们的生活常态,是那般悠然自得。旁边的自然生态展区,模拟设置了滇池流域山地、湖滨、湖泊的宏观生态系统,这里碧波荡漾,荷花盛开,草木葱茏,白鹭翩飞,麻鸭戏水,野兔野鸡满地跑,如画的美景、和谐的自然羡煞众人。

  继续往前,便可看到几堵红泥拌合着螺壳的装饰墙,展示着滇池流域贝丘遗址的文化风貌。这里是立体呈现滇池前世今生的社会生态展区。老昆明人曾经非常熟悉的“一颗印”民居、龙骨水车、拴马石、捞海肥、墙上养蜂、做茄子鲊等物件和场景均一一重现在眼前,那些蕴含在生产劳作、饮食、建筑等等之中的生态文化,着实令人震撼。

  如今,无论昆明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喜欢到海埂大坝滇池码头参观。在展区内,也有一个仿建的滇池码头,不过,码头上并没有停靠着船只,而是精心设置了一个有关滇池的沙盘,这个沙盘结合博物馆拍摄的纪录片,能让参观者全面了解滇池流域自然演进和社会人文的变迁与发展。旁边的微缩海口屡丰闸,更展示出了古人生态建设的成就,说明在历史上,防治水患是生活在滇池边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进入人文生态展区,麦秆编就的“菱角”、手工压制的竹龙、少数民族服饰、“昆明八景”的古画及配诗、集音罩下聆听到的滇剧《打渔收子》……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了蕴含在滇池流域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

  此外,在人文生态展区还屹立着一面人物墙。经过梳理选取的王昇、杨慎、赛典赤·赡思丁、郑和等12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像及简要介绍,镶嵌在水滴涟漪的中心,涟漪消散,但历史记住了他们。

  审视历史长河 致力传承生态文化

  走出主题展馆,重新审视滇池流域上万年的历史长河,深感叹息,令人扼腕。

  “近水不可枉用水,靠山不可枉烧柴。”春夏耕种、捕鱼虾,秋冬收获、捞海肥……几千年来,滇池流域居民在不损害自然的前提下求得生存与发展,一直与滇池和谐相处。然而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社会在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滇池流域亦未能幸免。

  世界著名生态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钱春萍认为,尽管滇池治理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的速度,遏制了污染的势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告诉我们,如果把污染治理的举措仅局限于“物”的层面,而忽略了“人”的层面,不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寻找治理途径,根治滇池污染是很困难的。

  这也是昆明学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建立“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的主要原因。

  钱春萍说,开展滇池流域生态文化研究,发掘流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元素,整理流域民族文化中的生态个性,系统化流域居民传统和经验中的生态认知,构建滇池流域生态文化体系,是传承滇池流域生态文化,促进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推动滇池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因此,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历时4年建成的云南省首家湖泊生态文化博物馆——“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于2014年10月15日在昆明学院正式开馆。该馆在运用传统博物馆建设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将整个博物馆分为校内馆和校外馆两大部分:校内馆由1个主题馆+8个分馆+1个信息平台+2个生态体验区组成,校外馆由滇池流域有关生态建设与生态文化的八大类生境现场构成。

  同时,博物馆还在滇池流域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方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制作了反映滇池自然演变和流域社会人文变迁的3D影视片,拍摄了入滇河道历史人文变迁的专题片《云津昆池》,研发了系统展示滇池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动呈现滇池流域生态文化魅力、具有浓郁“滇”味特色的博物馆纪念品——《滇池流域生态文化手绘地图》,免费赠送给前来参观的客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好评。

  钱春萍告诉记者,开馆近两年来,滇池博物馆已接待社会各界和校内师生两万余人次,无论是政府官员、国内外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市民,都对博物馆给予了高度赞誉。例如: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参观博物馆后评价称“滇池博物馆,敢为天下先”;省内博物馆建设专家、云南大学尹绍亭教授认为,就滇池做博物馆是春城市民的夙愿,昆明学院圆了大家的梦;企业家林杰题写了“感谢昆明学院做了一件昆明人应该做的事!”并为博物馆捐赠了价值近20万元的滇池流域老物件。

  与此同时,滇池(湖泊)流域生态建设与生态文化数字化信息平台以生态建设及生态文化数据为支撑,以滇池流域1:10000全要素地形图为载体,完成系统构建和部分基本信息数字化处理,共收集流域内人文信息及流域生态建设的典型成果827份,包括书籍文献、视频、图片等;录入数据库文字信息约1GB,图片、视频多媒体文件存储约4.86GB,开发制作了滇池流域河流、生态村、绿色社区、文化古迹标签等专题图,有力推进了滇池流域大数据建设。平台的Web网页有效弥补了博物馆展陈面积有限的不足,待正式上线将填补目前昆明市没有滇池保护治理专题网站的空白,有助于滇池保护治理的宣传教育。

  服务昆明建设 寄望绿色和谐发展

  “昆明学院坚持以服务昆明为己任,以滇池保护治理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滇池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不断提高服务昆明的能力和水平。”钱春萍说,目前,滇池博物馆已成为“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昆明市环境教育基地”。

  据介绍,自2014年起,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依托滇池流域生态研究成果,在全校开设了《滇池流域生态文化漫谈》公共选修课,两个学期共有259名学生选修;全校公共必修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容的教学在博物馆完成;开展“非遗传承人”进博物馆活动,传承滇池流域传统文化。开馆至今,已有数百名学生参与到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工作中,成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骨干。

  为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学校除了在校内建立滇池博物馆这样的实践教学基地外,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滇池湿地公园实践教学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实践教学基地、污水处理厂实践教学基地等许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在判断、反思、批判和改正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认知、情感上认同,并自觉外化为自身的行动。

  学校还把生态文明意识转化到校园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校园内建设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集雨区域面积11.49平方米,每年收集雨水水量52.29立方米,用于景观补水和绿化用水;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及利用系统,日处理污水800立方米,产生的中水用于景观补水和绿化用水。学生宿舍安装了太阳能供热系统,日供热水量20830.16立方米,据测算每年节约标煤334.05吨,减少废气排放399.36吨。校园绿化突出绿色和生态理念,绿化面积50.28公顷,绿地率达41.95%,据估算,每年固定碳量116.78吨。滇池博物馆把这些内容做成展板在主题馆室外展陈,成为生态文化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昆明市应该把滇池保护作为导游上岗培训内容,并把滇池博物馆作为旅游从业者必须参观学习的培训点。”钱春萍告诉记者,这是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叶小秋女士在陪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等大学的师生参观博物馆时提出的建议,她深以为然。她说,构建滇池流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仅要在学校开设滇池保护治理的课程,还应该让普通市民接受教育,尤其是相关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比如导游和出租车司机,因为他们是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昆明形象、传递昆明声音的一个重要窗口。

  钱春萍认为,随着昆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滇池保护治理的进一步推进,滇池的旅游格局已深刻改变。过去,滇池旅游基本上是山水旅游,主要围绕西山和草海大坝而展开,水好的时候还可以从大观楼划船到滇池。现在,滇池旅游在更深层次上已演变为环滇池的生态文化旅游,其中如湿地文化、农耕文化、渔猎文化、花文化、植物文化等诸多特色鲜明的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元素,都蕴含着新的旅游增长点。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全域旅游的发展,服务好环滇池生态文化旅游圈,是当下昆明必须研究的课题。”钱春萍觉得,首先,要提升文化自信。昆明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池流域是昆明最重要的一个区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占据了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非常重要的一块,把流域内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元素发掘整理出来,构建起滇池流域生态文化体系,强化滇池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将为昆明加快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其次,要补信息公开短板。钱春萍说,全社会都很关心滇池、在意滇池,但当前信息公开、展示的渠道不是很接地气,老百姓获得信息的途径不多,来源不畅,很容易引发公共舆论事件。所以,要努力在信息公开上有更大作为,改变滇池保护治理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让信息公开更贴近民意、贴近民心,增强市民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感,形成人人关心滇池、爱护滇池的文化氛围,把全民了解滇池、保护滇池的行为固化成一种习惯。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统筹。钱春萍认为,现在环滇池的生态文化治理存在条块分割状况,容易造成资金分散、重复建设、管理冲突等问题,不利于新形势下昆明的旅游业发展。因此,建议成立统一机构,统筹环滇池旅游圈各风景区或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助推昆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上一篇:中国男篮68:72不敌委内瑞拉 小组赛3战3负

下一篇:丁宁女乒夺冠成就大满贯 称四年变化赢在心态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