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江浙一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像乌镇一样散布在江南古镇还有很多。目前乌镇、周庄等13个江南古镇启动了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一旦获批“世遗”,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江南特有的文化将会得到更有利的保护。(8月11日 《浙江日报》)
在文化传承的版图上,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如何将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不仅能够为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是能够赋予文化传承新的魅力。而江南古镇的“联合申遗”,不仅是保护古镇的现实举措,也是文化传承的新样本。对于古镇保护来说,在“联合申遗”后,能够实现群策群力,将古镇保护纳入制度化进程中,实现古镇的保护力度加强。而从示范意义上看,“联合申遗”提供了文化传承的新范本,带来文化传承的新启迪!那么,且让我们来解剖“联合申遗”的具体细节,懂得其中的价值逻辑。
在中国已经申报成功或已被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录的项目中,出现三种“联合申遗”的类型:一是逐步扩展型,如明清皇家陵寝、明清皇宫两个系列,它们都是首先有一个或几个项目先行申报成功,然后再分年度逐步扩展;二是多项一次型,如中国丹霞、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两个系列,它们都是多个遗产地同时一次性联合申报,有人把这种做法称之为“一次打包”申遗;三是跨国联合型,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木卡姆”以及正在申报中的“丝绸之路”等项目,后者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今后可能还有其他国家陆续加入该项目的联合申遗行列。
面对不同类型的“联合申遗”,需要做的是统筹规划,即将所有的适合联合的遗产都包括进来,进行统一化处理,对于目前的“联合申遗”来说进行分类是必须的,进行规划也是必须的。这都为“联合申遗”的推进提供了基本价值取向。同时,“联合申遗”的推进,更需要的就是范本之后的反馈机制的完善,即对于那些纳入“联合申遗”的文化遗产来说,都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让群众参与其中,加快“联合申遗”的政策制定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实现“联合申遗”的最终目标。
当然,“联合申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其困难。每个“联合申遗”项目体系的具体地点都分布在不同省份或地区,涉及到诸多城市或乡村,每个地区的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要它们步调一致地协调行动,需要做出极其艰苦的努力和异常复杂的组织工作,需要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让多个遗产地的不同部门能够齐头并进,在遗产本体保护、环境改善、科学研究、文本撰著、保护规划编制及落实、社会参与等各方面形成合力。
也可以说,每个“联合申遗”项目的成功,都是对所有涉及地区和城市的重大挑战,也是从多方面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全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非凡贡献。更重要的是,“联合申遗”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文化传承的新范本,为文化传承带来新启迪。(淮左)
来源:南京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下一篇:第一视角拍摄革新综艺节目呈现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