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440亿元,同比增长48.7%。有研究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与2015年电影市场火爆相伴随的,是大量资本玩家和热钱的涌入。
资本是把双刃剑。有了资本的支持,可以邀请到国际知名的影星、导演,可以重金聘请一流的技术团队进行后期制作,可以花重金进行宣传发行,在很大程度上做强了中国电影产业。
然而,资本的逐利性导致其热衷于赚快钱,于是影片跟风严重,粗制滥造、票房造假、市场泡沫等问题也接踵而至。这在刚刚结束的暑期电影票房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据媒体报道,截至8月31日24点,暑期3个月(6月1日至8月31日)上映的影片总票房为124.29亿元,与2015年暑期档3个月的总票房124.31亿元基本持平,增幅创下近年来新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暑期档票房分别为23.3亿元、42亿元、42亿元、60亿元、92亿元、124.31亿元,逐年实现票房阶梯式增长。放在这个视野中看,今年的数据颇有一些警示的味道。
去年暑期档出现了多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现象级电影,如《捉妖记》《大圣归来》,让业内外对国产电影的未来充满期许。然而今年暑期档不仅缺乏“爆款”的现象级电影,而且上映的很多影片口碑较差,观众不满情绪弥漫,走进电影院的热情正在消退。
去虚火、挤泡沫,大量炒作性质的非专业资本正在从电影行业撤离,明后年的项目投资缩水已成定局,很多业内人士对此忧心忡忡。但对于电影的长期发展,这其实是一个回归理性和正常发展规律的必然过程。电影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种,需要有创意能力、内容可持续生产能力、认真的态度,才能谈得上“品质”二字。
腾讯影业CEO程武近日在腾讯影业成立一周年的发布活动上说,对电影来说,最大的投资是“耐心”。这句话很值得回味。事实上,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一些相对小众、极具个性的类型片,精品的背后往往都是巨大的投入。资金当然是必要投入,但比资金更大的投入是艺术创作的匠心与耐心。电影很大程度上做的是艺术、是情感、是人心,需要保持初心,踏踏实实地打磨好自己的作品。编剧、导演胡淑芬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做过一个预测。他认为大量炒作性项目的下马,为真正的好项目逆市而上创造了有利条件,明年底后年初,将出现一个好作品高峰期。由于缺乏好作品而没有得到有效释放的消费力,也蓄积成为一个巨大的“票房池”,这两个因素叠加将带来中国电影的一个大年。
相信中国电影经过这一年的起伏后,投资与观众都将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市场会更多样化,一些类型风格鲜明、创作态度认真的小片,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向电影投资“耐心”,也会在这一轮洗牌后获得更多认同。 (张焱)
来源:光明日报 摘自: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共鸣与愿景:艺术互鉴 文明共进
下一篇:电影编剧众人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