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红鬃烈马》剧照。 资料图片
张火丁《春闺梦》剧照。资料图片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20年了,9月17日至10月8日,百余名学员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19台传统大戏和一台演唱会,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强强联合的演出让人大过戏瘾,而更令人欣喜的是,遍布全国各地的6届229名学员,已成为所在剧院团的中坚力量,成为戏曲艺术承上启下的生力军,京剧艺术已进入“青研班时代”。
承上启下栋梁材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于1996年,首倡者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同志。青研班于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文化部主办,学制三年。2002年后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其中第三、四届增加招收地方戏曲剧种学员。20年间,6届研究生班共培养了来自全国50余个戏曲院团的229名学员。其中京剧演员201名,其他剧种演员28名。
曾经当过前四届青研班班主任的张关正回忆道,1996年,京剧界人才青黄不接,当时这些青年演员正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已经在剧院挑起了大梁,但是他们还需要在艺术上往前再大踏一步。于是,有了以培养高端表演人才为主的第一届青研班。担任班主任的他,带领学员们观看各种舞台演出,观摩中国京剧节,参与剧目评论,让学员们充实理论修养,提高塑造角色的能力。
首届青研班学员史依弘至今记得第一堂课张关正说的一句话,“这里教你们的是钓鱼的本领,而不是老师把鱼喂给你吃。”更让她感慨的是,她曾向京剧名家李玉茹、李金鸿和杨秋玲学戏,如今这三位老先生都故去了。“我是幸运的,尤其是李金鸿先生教我演昆曲的《金山寺》,难度大,但收获多。我永远感激这些老先生们的无私付出和倾囊教授。”
张君秋、袁世海、杜近芳、李世济、谭元寿、赵燕侠、梅葆玖、刘秀荣、叶少兰、李金泉、王金璐、李鸣岩、孙毓敏、刘长瑜等两百多名京剧大家都曾是青研班的指导老师。他们没有门户之见和流派之分,热心为学员们授课传戏。张庚、郭汉城、刘厚生、龚和德、钮骠、苏移、仲呈祥、贯涌、周育德、齐致翔、傅谨等数十位一流的戏曲理论家为学员们讲授文化理论课程。经过三年的学习,学员们文化修养及专业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
火遍海内外的程派再传弟子张火丁,去年成立了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今年又在中国戏曲学院开办了程派艺术研习班。张火丁亲自授课,并定期安排舞台实践,通过中心的平台将优秀学员推向社会,力争培养出十个“小火丁”。
研究生们在读及毕业后有63人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8人获得了“二度梅”,1人获“梅花大奖”,成为承上启下的栋梁之材。如今,在全国京剧院团和戏曲院校里,很多院团长或院校领导、中国京剧界诸多知名中青年艺术家,都是从青研班走出来的,如于魁智、杨赤、倪茂才、刘子微、王蓉蓉、李宏图、李海燕、张建国、迟小秋、丁晓君、王立军、侯丹梅等。
继往开来谱新篇
每一届青研班学员毕业时都会举行毕业公演,他们或以所在剧院团为班底演出,或学员之间组合演出,无论哪种形式演出,都学习老一辈艺术家严于律己、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的精神,既能当“红花”,也甘当“绿叶”,努力使自己成为德艺双馨的京剧艺术家。
他们演出的传统戏,流派纷呈,技艺精湛,有继承,有创新,堪称新的经典,如2007年青研班10周年演出时,由于魁智、李胜素、杨赤主演的《野猪林》,阵容强大,展示了他们勤奋学习、苦练内功、不断升华的成果。此外,京剧世家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的祖传看家大戏《定军山》,素有“小孟小冬”之称的上海京剧院女老生王佩瑜的《击鼓骂曹》,国家京剧院著名奚派老生张建国的奚派代表剧目《范进中举》,上海京剧院李国静的程派名剧《失子惊疯》,均中规中矩,流派特色鲜明。特别是武汉京剧院刘子微的《春秋配》,用舞台久违的黄(桂秋)派表演,唱念韵致别有一番风格,让人大开眼界。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学员们在新编戏中的出色表演,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塑造了属于自己的新角色,也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如于魁智、李胜素的《梅兰芳》《赤壁》《袁崇焕》《丝路长城》《西安事变》,于魁智、杨赤的《李逵与宋江》,孟广禄、石晓亮的《郑和下西洋》《无旨钦差》,史依弘、胡璇的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董圆圆的《洛神》《韩玉娘》《安国夫人》,王平的《华子良》《康熙大帝》,张建国的《大漠苏武》《伏生》,王蓉蓉的《连升三级》《武则天》,杜镇杰、张建峰、李宏图、张慧芳的《正考父》,安平、傅希如的《成败萧何》《春秋二胥》,吕洋、凌珂的《香莲案》,刘大可、徐孟珂的《浮士德》,以及倪茂才的《杨靖宇》、迟小秋的《宋家姐妹》、田磊的《北风紧》、万晓慧的《建安轶事》、蓝天的《贞观盛事》、陈圣杰的青春版《曹操与杨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子微的《生活秀》《水上灯》《美丽人生》武汉女子三部曲,不仅富有武汉地方特色,而且为京剧现代戏尤其是当代都市题材的开拓,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于魁智说:“以前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人物挖掘得不够,在新戏以及新角色的塑造上遇到瓶颈。上了研究生班以后才知道怎么塑造人物、理解人物和分析剧本,更重要的是在文艺理论、艺术修养、创作能力等诸多方面打开了眼界、得到了启迪,对戏尤其是新编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不仅如此,青研班还让于魁智找到了最佳搭档李胜素。二人同是第二届青研班学员,一起排戏时堪称珠联璧合,由此成为京剧界的黄金搭档。而王蓉蓉和杜鹏,在青研班不仅提高了演技,还收获了爱情,成就一段梨园佳话。
“正是因为有历届青研班学员的努力,京剧在当代中国戏曲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无愧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国粹艺术。”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说。
人才培养创新路
“6届青研班不光培养了200多名表演人才,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戏曲高级表演人才的特殊培养模式。中国戏曲学院以青研班为核心内容的‘高端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项目,于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说明青研班的办学模式及成绩,最终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专家的认可。”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
京剧系主任、青研班现任班主任舒桐曾是第三届青研班学员,他认为青研班的成功在于实施了正确的教学方针,即始终坚持“一个工程——为每位研究生设计制定出不同的专业培养计划,两个导师——为每位研究生配备专业课和理论课两个导师,三项并举——课堂教学与舞台艺术实践并举、专业技能训练与理论研究并举、艺术上的传统继承与创新并举。”以及“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分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青研班是新时期以来传承发展京剧艺术的一个创举,将与京剧音配像和像音像工程一起,在中国京剧史及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青研班的学员都是目前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优秀演员,他们的导师远远不限于中国戏曲学院现有的师资,而是全国京剧界有名望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将顶尖的艺术家集中起来,教授尖子人才;再加上研究生们互相交流、借鉴、学习,其成效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充分肯定了青研班特殊的教学模式,因为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有其特殊规律,套用公共教育的模式根本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京剧演员。“科班是培养戏曲表演人才最常见的教育机构,唯独京剧界有演员出科后再度拜师学艺的现象,如梅兰芳初次赴上海演出引起轰动后回到北京,随乔荩臣等名家学习昆曲且拜‘青衣泰斗’陈德霖为师;李少春多年演出声名大震且独自挑班后,终得以拜余叔岩为师,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例子。”但傅谨也承认,青研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这一传统的机械搬用,毕竟京剧的生存发展环境在这数十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戏曲演出不景气,演员们会的戏越来越少,青研班的学员们技术基础和艺术积累也与以前的京剧名家相距甚远。好在有各级党政领导悉心推动,青研班动用了丰沛的政府资源,举全国之力,促使分布在各地的京剧名家齐心协办,对学员们倾囊相授。学员所在的剧团均全力以赴,给予超常规的支持,如此才有可能让青研班在短短十多年里取得丰厚成果。
“青研班为有效地缓解京剧界的人才荒提供了理想路径,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较好地解决了传承民族传统艺术这一难题。”傅谨建议戏曲各剧种都可以且应该复制青研班模式,其他门类的民族传统艺术高端人才培养,也不妨以青研班为借鉴,努力探索与寻找符合该门类艺术特点的有异于公共教育的道路,如此,民族艺术的整体复苏才有希望。
合力推出新名家
“青研班应该说是应运而生,倡导者丁关根同志功不可没,而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也是青研班走向成功的保证。”一直负责青研班工作的赵景勃十分感慨地说。
十年“文革”期间,戏曲教育正常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断。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京剧面临人才断档,引发了众多人士的担忧。
1994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说:“振兴京剧和民族艺术,需要有一大批立志献身这一事业的优秀人才。我们要有战略眼光,努力造就21世纪的京剧人才、民族艺术人才。要办好戏曲和艺术院校。”
时任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同志,在与相关京剧艺术家座谈,同文化部门有关领导谈话,并与中国戏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职工座谈后,首倡举办青研班。“青研班的教学设计也是丁关根同志策划的”,赵景勃说,青研班原计划学制两年,学员脱产学习,但这些学员均是所在剧团的台柱子,且考虑到京剧学习离不开舞台实践,于是决定学制三年,并最终定下“一个工程、两个导师、三项并举”以及“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分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文化部也高度重视青研班的工作,研究生们的学历指标,都是文化部向教育部申请的,并指导全国相关院团协调好学员的学习和回团实践等事宜。”
2000年,中国戏曲学院划归北京市,并搬入了气派的新校区。“这也是丁关根同志提议并协调北京市和文化部,最终由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同志拍板决定的。”中国戏曲学院前院长周育德说,正是因为有了宽敞的新校区,才有了第三届和第四届青研班的扩大招生,除京剧外,昆曲、川剧、豫剧、黄梅戏等14个地方剧种也有了研究生。之后,又办了京剧流派班,青研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当时青研班里北京学员并不多,有人说北京市是为外地培养人才,但当时的市委领导却说这是北京市的荣幸,北京市就是要为全国服务。”张关正说,当时学员们收入低,来京学习无法演出,没有演出补贴,龙新民到学校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定发给外地学员生活补贴,让学员们倍感温暖。
“研究生班的成功举办,始终得到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文联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厅(局)的大力支持。刘云山、刘奇葆、李源潮、李瑞环、贾庆林、陈至立、孙家正等都曾多次观看研究生班的演出,帮助解决研究生班举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巴图说。据统计,6届研究生班20年来,由中宣部、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投入的经费总计达4700多万元。
更让学员们难忘的是1999年,朱镕基同志观看了上海京剧院特意为该院的五名研究生创编的新戏《宝莲灯》,自这一年起,怀仁堂的新年京剧晚会,青研班成为主力。
如今,青研班已成为一项系列工程,央视少京赛、学京赛、青京赛及票友大赛,为其选择学员,“空中剧院”则将研究生们的演出全程播出。
青研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记者 苏丽萍)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李宝凤)
上一篇:让残奥精神闪耀在生活的赛场
下一篇:全国将建千家知识产权教育示范校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