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北苑街道长桥园社区,有三分之二的楼门里都装点着一幅幅飘逸、大气的书法作品。“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寸有所长”、“锲而不舍”、“仁者无敌”……过往的居民一边细心欣赏着书法作品之美,一边耐心品味文字的深刻内涵。这是社区书法家王宝国义务书写的,为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楼门文化建设,多宣传文明之风。
王宝国是辽宁沈阳人,今年66岁。2004年随儿子来北京,成了通州新移民。他为人谦和,幽默风趣。虽然自己的书法作品曾经被北京奥组委和人民大会堂收藏,还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过,但是他为人十分低调,从来只把自己当作是北苑街道长桥园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
带动楼门文化
贡献50余幅书画作品
社区开展楼门文化建设时,热心的王宝国特意来到居委会,跟工作人员说:“我就是咱社区的一员,喜欢书法。如果居委会需要,我随时听从召唤。”
2008年,通州区在全市率先兴起楼门文化创建活动。社区党支部书记岳迎文找到他,想求一幅字,在社区综合活动室展示,让社区居民有机会欣赏到“大家”的作品。王宝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此后没过多久,王宝国得知楼门文化建设正在征集居民建议,他又找到居委会献策道:“咱们楼门可否挂些书法作品,传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和谐,聚集正能量,提振一下大伙的‘精气神’。”说完之后,他还特意强调:“如果有需要,我一定全力配合。”
就这样,他的作品首次挂到了社区楼门中,居民欣赏着大气、飘逸的作品,收获美的享受同时,还兴起自己练习或让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王宝国用这种形式普及了书法,也提升了居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极大地激发了居民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之心。
据了解,长桥园社区共有24个楼门,王宝国前前后后提供了50余幅书画作品用来装扮楼门。很快,其他楼门的文化创建工作也相继开展,有剪纸的、有绘画的、有摄影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很多楼门长都到居委会提“要求”,希望能在自己的楼门里挂上一副王老师的书法作品,以提升文化氛围。渐渐地,养生歌、正气歌、经典诗词歌赋,王老师的书法作品装点到很多楼门,成为了文明和谐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很多作品还流传到新华西街等邻近的社区。
搬家后仍心系社区
寒暑假开班义务授课
2012年开始,王宝国为孙女陪读离开了长桥园社区。但是寒暑假期间,他还是会回到社区来,利用这段时间为社区写字、开班免费教孩子们书法。他为孩子讲解“谦和好礼、修己慎独、笃实宽厚、志存高远”的意义,书写励志警句名句,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利他助人,很多同学相继成了社区的小楼门长,也学着老人做起公益,用自己的书画作品装扮楼门。
2013年,社区功名榜展示了长桥园社区党建“双向积分”标兵王建坤的事迹。王宝国看后很是赞赏,他迅速书写了一副作品“厚德载物”,让老伴送给王建坤以示敬意。这让王建坤喜出望外,非常感动。
其实,北苑街道和长桥园社区的大小活动,王宝国只要能参加的都积极参加。
2016年,长桥园社区开展“五老带一小”双益实践活动,王宝国特意从城区前门赶来参与活动,还带上小孙女参加社区小记者工作站活动,他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和谐社区中,将自己的艺术无私地奉献给周围的人,用行动诠释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北京通州文明网)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