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承梅派:戏中有新,新中有根
凝聚了梅葆玖先生艺术追求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将于12月3日、4日登台天桥艺术中心。这是该剧继2003年首演之后沉寂13年的首次复排。眼下,梅派弟子正投入紧张排练,希望尽自己所能,努力将这部巨制重新呈现于观众面前。
梅葆玖先生夙愿终实现
时间回到2003年,梅葆玖率翁思再、郭小男、杨乃林等主创人员,将梅兰芳大师的经典作品《太真外传》《贵妃醉酒》重新改编创作。“梅葆玖先生从故事到音乐全都进行了再创作。”郭小男介绍,梅葆玖先生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赋予了一个情感基础——艺。他们一个擅音律,一个擅鼓律,有艺术上的志同道合作为感情基础,才有了后来长生殿的盟誓和马嵬坡的难分难舍。
“梅葆玖先生演父亲的戏演了一辈子,始终没有急于参与到京剧变革的话题中,直到晚年才有了自己的再创新,这些艺术理念全部体现在《大唐贵妃》中。”郭小男说,梅葆玖先生研究音乐与京剧的关系研究了20多年,这部戏致力于梅派老唱腔的交响化,与百年前的《太真外传》《贵妃醉酒》相比,拉开了明显的时空差距,形成了“戏中有新,新中有根”的艺术风格。
重排《大唐贵妃》是梅葆玖先生多年来的心愿,因诸多原因迟迟未能实现。2015年,北京京剧院启动重排该剧计划,梅葆玖先生欣喜万分,亲自组织研究,着力推动艺术创作。如今,先生已离世,旧戏新排,是对梅派的秉承和怀念,更是为梅派艺术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13年前“铁三角”再上阵
为保证《大唐贵妃》完整体现梅葆玖先生的艺术主张,北京京剧院邀请到首演时的主创“铁三角”——编剧翁思再、导演郭小男、作曲杨乃林加盟,同时邀请高广健进行舞美、灯光的全新设计。中国歌剧舞剧院担任交响伴奏以及合唱、舞蹈创作。
13年前,梅葆玖和张学津两位艺术家亲自登台饰演贵妃杨玉环,而今两位老人都已不在,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梅派第三代传人胡文阁,以及梅葆玖弟子张馨月、白金的身上。
首演版本中舞台的繁复华丽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首演版本为了适应刚刚开业的上海大剧院的实际情况,将剧院内6个升降台全部用上了。”郭小男回忆,如今为了适应在更多剧场演出的需要,舞台呈现不再那样复杂,转而注重京剧本身的意蕴和空灵。再加上此次复排对全剧交响合唱的定位有了明显调整,原本的气势恢宏变为简约清新,因此合唱和舞蹈演员阵容缩减了四分之一。
主演全部来自京剧院梅团
13年前的《大唐贵妃》演员近300人,主要演员来自全国8个京剧院团。而今,为体现梅派的继承性,主演全部由北京京剧院梅团演员担任。
北京京剧院排练厅里,《梨花颂》唱段响起,胡文阁、张馨月、白金连日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排练状态中,这让郭小男有点儿心疼,也有点儿担心,“他们一遍遍看老师当年的演出录像,模仿恩师,动作就显得有些拘谨。”郭小男试图用梅兰芳先生曾说过的“谁学的像我谁就不是我”来开导大家,今天的戏要有今天的气息和格局,再创造才能往前走,“要敢于和老师不一样,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风采,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除了胡文阁、张馨月和白金,著名马派老生朱强、李派老生杜喆将在此次版本中出演李隆基。剧中还有很多其他优秀演员出演,体现出京剧界“一棵菜”的良好风尚。
《大唐贵妃》由北京京剧院、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共同出品,目前演出票已销售过半。(李洋)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雪霁)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