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灯、巫婆尖帽、骷髅头、披风、鬼脸面具、蜘蛛……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南昌街头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同时,随着“双十一”网购狂欢季的临近,南昌各大商场也趁着两个节日的热潮抓住商机,趁势推出开启了各种花样的促销和节日活动,激起了市民的好奇和消费欲望,火爆的抢购场面丝毫不输给电商。(11月1日 人民网)
当万圣节这类“洋节日”被国人追捧并有日渐兴盛之势时,公众也开始反思是否该让我们参与其中,或者以什么样的身份参与其中。显然,这种看似简单的考量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甚至是价值导向的权衡,因为节日的背后其实是文化,对文化的理解则需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所以才有公众热议如何对待外来的“洋节日”这类的话题。
那么,西方的“洋节日”我们到底该不该过?对此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节日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本身就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盲目排斥外来文化及其表现形式,显然有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本质,也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其次,西方文化节日之所以能够获得“中国市场”,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应当以此为鉴,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使其具有时代内涵而更富有生命力。所以,对于西方“洋节日”,中国人过过也无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过“洋节日”并非盲从,而是要有理性的区分对待。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洋节日”兴盛的背后,是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在推动的,正是因为有利可图,才让众多商家不惜重金“免费”为西方文化节日大力宣传,从而间接推动“洋节日”进入中国市场甚至火热,所以作为文化节日的“洋节日”并不纯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洋节日”之所以能够吸引许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是因为西方节日外向、随意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迎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才获得国内市场的话语权。而这一点,则需要我们对传统中国节日的表现形式进行反思。
有鉴于此,相对内敛、传统的中国节日就需要创新出更广阔的空间来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创新,就需要我们从认知角度解析传统中国节日、从教育角度倡导传统优良品德、从艺术角度创新节日表现形式、从文化角度塑造价值认同。显然,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自信程度也在显著增强,从国家制度层面到社会推动层面,传统中国节日都已经表现出更多、更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此基础之上,做得更多、做得更好,让传统中国节日始终站在中国节日文化的主流之上。(戴庆锋)
来源:南昌文明网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守信红包”助力诚信事业更红火
下一篇:法律护航助公共文化设施彰显公益性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