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冬冬出生时,恰逢我事业的起步期,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只得将不满周岁的他送到乡下的父母家寄养。几年后,随着我工作的逐渐稳定,冬冬也已长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便把他接回身边,安置到附近的实验小学就读。
与儿子相处不多日,我忽然发现他身上的陋习越聚越多:饭菜上桌,不等家人到齐,拿起碗筷就吃,而且总是按照自己的口味,将所有的菜盘翻个底朝天;家里来了客人,他非但不打招呼,还总是旁若无人地做着手中的事情;他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急躁,凡事只要稍微不对心思,便冲着空中大喊,常弄得我无计可施。不仅如此,他还将乡下的诸多坏毛病统统带入家庭生活中,譬如去卫生间解手从来不晓得关门,夜里就寝还要搂着大人一同入睡……
为了帮儿子及早戒掉陋习,尽快融入到城市的家庭轨道上来,我首先采用讲道理的办法,试图帮他认识遵守家庭规则的重要性。于是,我常常利用饭后闲聊或睡前的亲子阅读时间告诉他,作为一个好孩子,孝敬长辈、礼让他人、物放有序等这些好习惯,不单单限于学校里要做到,在家庭中同样要遵守。我还借机提醒他,男孩子一旦长到了入学年龄,最好不要和妈妈一起睡,那样会让别人瞧不起,也是不够勇敢的表现。冬冬原本乖巧,在我的温情说教下,各种陋习明显收敛,我的家教策略初战告捷。
然而,冬冬毕竟是个成长期的小孩子,身上的“健忘症”和“懒惰症”很难一次性彻底戒除掉。于是,我想出了一种用张贴“家庭公约”的方式来督促他良好行为的养成。经与冬冬协商,我俩共同拟定了15条“家庭公约”,内容包括“自己动手捡碗筷”“衣物玩具不乱放”“客人来家要问好”“举止文明不动粗”“早睡早起不赖床”等。为了实现“家庭公约”的威慑效果,我们还补拟了几条具体的处罚办法,一旦发生违规现象,便要理所当然地接受,如扣除当日的零用钱,或用“洗碗、拖地”等家务劳动来替代。“家庭公约”正式出台后,我把它打印出来,贴在门厅的醒目处,目的是提醒冬冬出入注意,免得违规受罚。这种办法很灵验,短期内儿子的违规现象几乎为零。
此外,我还从“金香蕉奖”的故事中受到启迪,对冬冬在某一阶段的优秀表现给予奖励。自然,奖励的方式通常由儿子来决定,或是去郊外游玩,或是陪他去看一部新电影,或是为他购买一件心仪的电动玩具等。只要冬冬的要求不过分,我都逐一兑现承诺,从来不让奖励迟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在我的“多措并举”的家教策略中,冬冬已然长成了11岁的青葱少年,他热情阳光,待人和善,明礼守纪,自信果敢,并连续两届任职于少先队大队长的职位,成为师生眼中的模范少年。
最近,我在一份家教资料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坏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在此提醒各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身上存在明显的陋习,大人不能一味采取打骂的态度对待他们,而要多创设一些得体的教育环境陪伴孩子成长,藉此督促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家庭规则的好习惯。
(作者:李玉顺,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海市双羊镇中心小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雪霁)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