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70后、80后来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承载着童年满满的回忆。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拟定了《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相比十多年前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新拟定的“浙江版”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包括“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父母生日时,能主动表达感恩之情”。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结草衔环、黄香温席、羔羊跪乳等一个个孝道的美德故事,让传承孝道成为最厚重的美谈。一个人,只有知道感恩父母,孝顺长辈,他们才会由此及彼,感恩社会和国家,这也是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道占据了非常重要位置的关键。浙江省在2015版《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拟定了“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父母生日时,能主动表达感恩之情”,这不仅是将家事拿到学校教育里,也是再次警醒作为一个晚辈对于知孝、尽孝必须作为成长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来不断培育和践行。
孝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今浙江率先将“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父母生日时,能主动表达感恩之情”写入中小学生守则,这其实也是对传承孝道主动承担了学校教育的责任,我们的教育,有责任和义务时刻提醒孩子将孝顺刻入自己的成长旅程。有网友质疑新拟定的“浙江版”学生守则“记住父母的生日”“主动表达感恩之情”太过教条,甚至有人用规定太“赤裸裸”来形容。笔者觉得“孝”也要具体细化,“记住父母生日”或许只是尽孝的一个分支,或者是一个先遣,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由此先行,必定会提醒各级各类学校将尽孝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德育课,上细致,上扎实,让尽孝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但是,要真正让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孝写入守则只是沧海一粟,关键还是我们的家庭、教师、社会共同形成尽孝的行动去引领学生。这样守则中的规定才会演变成生活中一个个精彩的尽孝故事,和学生如影随形,相伴他们成长,帮助他们记住父母之恩,继而牢固树立爱国家的情怀。(孙懿德)
来源:嘉兴文明网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网上行”让好家风以致远
下一篇:“寒冬捐衣”温暖正当时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