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7日讯(记者 裴小阁)连日来,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参与此次活动的二十余名中央重点新闻媒体记者与首发团300余人,从江西赣州整装待发,历经六天长途奔波,先后途径于都、瑞金、大余,广东韶关、南雄,湖南郴州,广西灌阳、兴安等地,于12月5日上午在广西桂林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公园圆满完成首发“突围之旅”的顺利交接。
图为“重走长征路”首发团交接仪式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影
沿途中,媒体记者采访团与首发团一行,通过学唱长征组歌、听老区人民讲述红军先烈革命故事、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穿红军装、喝壮行酒、点燃革命圣火、向革命烈士献花篮等,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今昔对比,使参与者感受到红军革命先烈的无私与奉献精神的可贵,感受到当下美好幸福生活的来自不易,感受到各地在大力推动红色旅游经济给人们所带来可喜的变化,感受到现代青年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军长征精神使命感和紧迫感。
图为“重走长征路”首发团一行点燃革命圣火出发前动员 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影
在赣州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馆长张小平与媒体采访团记者一起促膝交谈,向记者介绍国家持续不断加大创建红色旅游基地投入使得很多革命旧址得到了保护,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瑞金“长征第一山”云山古寺革命旧址,通过讲解员的详细描述,很多媒体采访团记者也是第一次深切感受到红军长征革命环境之恶劣;在瑞金叶坪游览区,作为红军后代的杨军,向记者讲述他从小受先烈故事熏陶,自愿担当瑞金红色旅游宣传员,并利用业余时间以红色旅游为致富契机,打造瑞金红色旅游特色商品,过上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在福建长汀钟屋村(今中复村)红军九团长征出发地,首发团一行数百人高举革命圣火、老少相传、列队整齐,喊着嘹亮的口号,当地村民还热情地送上热腾腾的鸡蛋、大碗的红军酒为首发团一行壮行,一幕幕的激情澎湃场景再现和感人画画仿佛又回到80年前那场艰苦而又伟大的时刻;
图为“重走长征路”首发团媒体采访团听红军后代杨华讲述自己投身传承红色旅游致富的故事 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影
以赣州为例,同样是在首发团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沿线革命旧址所在地,瑞金市华屋村党支部书记黄日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们依托旅游扶贫政策和“红军村”的历史名片,开拓思维,与现代农业和民宿旅游进行有机组合,开办乡村旅游节,带动村民参与旅游经济建设,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实现收入翻的经验。瑞金市旅游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钟昌戋向记者介绍了瑞金市充分利用红色、绿色、古色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推动生态、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整合发展,培育极具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全力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实现旅游人数和总收入分别为25%和45%双增长目标的做法等等。
除此之外,国家旅游局以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长征不同发展阶段将此次重走长征路活动分成突围之旅、转折之旅、出奇之旅、团结之旅、挑战之旅、卓绝之旅、曙光之旅、会师之旅几个阶段依次接力进行。并在每个交接节点上,与各省、市县旅游委局联合主办交接仪式,通过缅怀历史、向革命烈献花篮、区域性旅游产品、线路的集中发布、推介和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当中,助推红色旅游的全域发展。
图为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后勤指挥学院、军史专家刘高平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影
在广东韶关南雄革命圣地元帅岭,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后勤指挥学院刘高平教授向记者坦言,他先后十余次沿着革命先烈长征时的足迹进行实地勘查、调研和走访,也参与了很多地方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全过程,他曾看到过很多地方政府在抢抓全域旅游发展的的过程中,把红色资源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名片,作为振兴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首要亮点,作为积极引导百姓脱贫致富新途径,而且成效非常明显。但令他更为惊讶的是,很多地方教育部门也参与进来,把红色旅游,把长征精神和革命故事主动融入到了学生的课堂内外,通过不同手段和形式,从娃娃抓起,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强军意识。刘高平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坚信,红色旅游在未来一定会引领全域发展新潮流。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雪霁)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