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动物在将饲料营养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中,对土壤、空气、水源和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奶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随着规模化牧场成为奶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养殖集约化产生的环保问题也随之出现。
据统计,每头奶牛每天的粪尿产生量是35千克,排放量高于其他畜禽动物,奶牛属于反刍动物,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甲烷等温室效应气体。因此,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会需要更多土地进行粪肥污水的处理和消纳,同时搭配科学合理的日粮和饲喂方式,才能实现奶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绿色奶业,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因此,保持奶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奶业和世界同行共同关注的课题。
改善环境,从种源工作开始
作为世界乳制品第二大出口国的荷兰,一直控制适度规模化养殖,严格限制土壤中氮磷的排放量。同时,荷兰还根据奶牛养殖详细的生产档案和大量生产数据,进行日粮营养调控和育种改良,大大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和动物饲养效率,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间接地降低了养殖场污染物的产生量,达到源头控制的目标。
在我国,2013年成立的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致力于提升中国奶牛单产水平和奶牛质量。中心成立后陆续吸纳了多名荷兰奶业顶尖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其中,荷兰CRV公司携其领先于全球的家畜育种经验,为国内奶牛育种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了交流和借鉴的机会。
从牛群可持续来讲,CRV通过大量奶牛注册信息,详实的生产数据,制定适度规模化养殖的育种方向,同时在牛群生产和健康等育种性状进行关注和改良,如减少营养代谢性疾病、提升饲喂效率、改善牛体关键躯干部位的强度等等,使得动物的健康、福利以及长寿性都得到了高度关注和研究,最终实现了奶畜生产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上图为生于1997年10月10日的荷兰第一牛Big Boukje 192,迄今为止生产了14头健康犊牛,出自名门(Cash*Labelle*F16*Tops),产奶量为200,111 Kg,乳脂率4.62%,乳蛋白率3.85%。
进步空间大,政策环境利好
近十余年来,主要奶业发达国家在奶牛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奶牛养殖在2008年以前一直以散户养殖为主,缺乏基础数据,所以奶牛育种领域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2008年以后国家加大对相关工作的重视,以及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我国奶牛群的生产水平和育种相关基础性工作有了不小的进步,诸如北京、上海等地的牛群,生产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与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奶牛群体整体水平还是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后备牛培育。4月21日,首份《中国后备奶牛培育现状研究报告》由中国后备奶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CHC平台)在哈尔滨乳业大会上进行发布,报告全方位概述和剖析了中国后备奶牛培育现状与存在问题,数据主要来源于1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34家牧场,提供超过75万条后备奶牛信息,这些内容填补了国内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的数据空白,为成长和变革中的中国奶业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优秀的遗传资源和科学的饲喂程序,配合良好的数据平台系统,以及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例如“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要求健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增强自主培育种公牛能力。相信不仅能对国内奶牛育种体系建设产生利好影响,对整个奶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了解,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将持续联合中荷双方专家在奶牛繁育领域开展多项专项课题研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奶牛养殖模式,以期实现奶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来源:中国网舆情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变脸窃贼”藏身多款游戏APP,腾讯手机管家阻止恶意吸费
下一篇:关于食品安全,责任由谁来负?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