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一靠海外引进,二靠国内培养。2008年,中央推出“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2012年,中央又推出“万人计划”,面向国内遴选支持高层次人才。“因有中华梧桐树,引得各方凤凰来。”据悉,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名,“万人计划”已遴选国内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的实施,彰显了中央人才工作优先的坚定决心和广纳天下英才的博大胸怀。应该说,目前顶层设计已经非常科学到位,人才“蓄水池”也已初具规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是基础,“用”是关键,人才当以用为本,如果只把人才当“花瓶”摆设,不用或者用不好人才,不仅无法助推跨越发展,反而会让人才在“天生我材无人用”的叹息声中老去,形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前,人才工作不仅要继续“外引内聚”,而且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人才使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要扬长避短用人才。《管子·形势解》中说:“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用人如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是人才使用的重中之重。各地应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用人才。一是知其所长。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库,分门别类登记完善人才信息,详细掌握人才所学、所专、所长,做到手中有“才”、长短有数。二是用其所长。只有尊重人才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把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有机结合,“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才能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组合。三是容其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容才之所短,才能成才之所长。对人才,应该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不能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
要创造条件用人才。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人才的使用少不了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物质保障。各地应该千方百计为人才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特别是要注重为人才搭建事业平台,制定完善各类人才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申请科技资金、参与国家标准制订、参加院士评选等方面的政策规定,通过建立创业基地、设立创新专项资金、提供贷款贴息、税收减免优惠等措施,为人才提供一个创业创新的最佳平台。
要简政放权用人才。党管人才是“管理”,不是“管制”,更不是“管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简政放权,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激发广大人才的创新活力动力。各地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束缚人才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落后管理机制,集中精力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切实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机制“行政色彩”较浓。近期一项调查表明,当前人才评价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近期、轻长远,重显能、轻潜能,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各地要纠正人才评价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减少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和“行政认定”,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法则,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充分撬动和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炳孝
(责任编辑:阳光)
上一篇:聚焦改革主题 强化育人功能
下一篇:亲子出游便利性是第一要素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