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线教师会有储备不足、无处着手等困惑。针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将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的课程设计转换为实施方案,开展学术、研修、读经、会讲、游学五类课程,重塑课程主体、充分释放教学主体的智慧,确保学员能在课堂中持续、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全世界的教育呈现了这样一种态势:地方化、个人化的课程体系逐渐被消解,本土课程的研发日渐受到关注。从教育需求层面来说,包括政府、学校、家长在内的不同主体对地方化、个人化的课程的需求却越来越强烈。而对于中国来说,对本土化课程体系的研究尤为迫切。
一方面,中国的本土化知识丰富、体系完备,而且历史悠久、传承未绝。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弥合当前文化断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活力,具有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中国缺乏本土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研究,可能导致文化盲从心态、局部共同体组织松散、问题域不明确等弊端。很多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经常不知从何处着手。
针对上述情况,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的工作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培训的课程化也是大势所趋。针对当前实际,我们面对教育工作从业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了研修、学术、读经、会讲和游学等五类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研修
目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道德或者政治素养提高的关系上,传统文化教育成了道德教育的附庸。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极易引起误解。故而,研修课的设置初衷就是,结合教师教学工作安排的实际,合理地对传统文化研修课程加以设计,期望教师在短期内对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有所了解,能够“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略见一斑了”。
研修课可以分为祭孔祀贤、书院介绍(文化与课程)与专家讲座三个部分。其中的部分时段提供茶道、书法、读经、古琴的研修体验课,由学员们自由选择,并在书院老师的带领下自主体验,最后进行总结。
学术
在传统文化教育大面积展开的今天,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国学”等概念依然不是很清楚。即使在学术界,相关研究者对这些概念也存在争议。因此,引导、辅助一线从教者感悟、厘清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了解或者熟悉儒学常见的学术概念、思想流派,是师资培训课程化或者说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钱穆、梁启超等学者曾把中国文化归结到“礼”上,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的团队开发了礼乐文化课程。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诗教相对于阅读课和写作课比较薄弱,可以开设诗词创作与鉴赏课。如果没有对儒学的整体性认识,很多教师无法自身做出课程选择,可以开设“儒学思想发展史”。针对“五经”等较难理解的经典,可以开设《诗经》等经典课。此外,还可以依据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开设书法创作与赏析、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把传统学术普及到中小学去,助力学校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
读经
传统文化培训只有落在经典上,才不会是“虚热”。师资培训须充分考虑回归原典、回归文本、回归传统学术,读经必不可少。
从文字的长短性、可读性、流畅性等方面进行分类、精简、压缩、排列等,让教师们通过培训,能够从中选取适合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素材,并设计出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指标等。
会讲
近年来,国内曾经针对传统文化本身展开数次较大的争论。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并不完全相同,而有关争论也较少从学校教育的层面、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从一线教师的需求出发,来思考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古代书院讲究“凡学必有约,凡会必有规”。大型会讲一般一年两次,即“每岁两举……春定于清明后三日……秋定于中秋前三日”“每岁春秋二大会”。此外,古代书院的会讲有诸多步骤和议程,如会讲前要“设香案、烛台、桌围于先师孔夫子及文公朱夫子神座前,候诸友齐集唱班,行四拜礼,分班作揖,照齿列行,以次就坐”,甚至还要“每会执事,三学教职,举娴习礼仪十二生,为知宾二……司鼓者一人,供书案者二人,俱凌晨至会所检视,毋致疏失”。
然而,这些规定对现代书院而言,未免过于烦琐,且有些不合时宜。所以,会讲课程舍弃古代会讲之形,尽量继承会讲之神,注重“以文会友”,以论坛的运行方式,来进行会讲课程的设置。
游学
有人戏称,传统文化培训是入门最低的培训。来自各行各业、各个专业的人,或者出于个人爱好,或者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出于环境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教育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更有不少商人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宣讲和推广工作。
但是,时间既久,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积弊日重。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低俗化、功利化和非教育化的问题。很多传统文化培训机构为了最大限度的牟利,迎合部分民众的需要或兴趣,甚至以占卜、算命、风水、测字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更有甚者,一些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不遵从教育的基本逻辑和基本规律,把对儿童而言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一些内容灌输给青少年,完全不考虑少儿的学习兴趣。而这些内容,就连古代教育家也主张“十五入大学”,当学生由“蒙馆”升入“经馆”之后才进行学习。
为此,可以设置游学课程,为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普及。游学课程不限定于教室或讲堂,而是随时随地,按需讲解。
面对变革的世界,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课程应当面对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和世界潮流,结束空谈而直接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为各方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争论提供直接面向课堂教学的舞台。此外,通过师资培训,可以为进一步编订传统文化教学用书、教师读本等提供理论论证和模式框架,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乃至课程管理提供基本的依据。
(作者:杨阳,单位:敬德书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下一篇:成都为何对民办教育机构重拳出击?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