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及行业需求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首先,行业特色高校涉及交通、冶金、地质、矿业、石油、电力、农林等诸多行业,长期立足行业办学,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行业的改革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同时,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始终承担着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课题、技术研发的主阵地,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在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作出了特殊贡献。
与行业发展同向而行
行业特色高校具有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独特优势。以轨道交通为例,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中国的高铁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用10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的历程,从追赶者变为引领者,工程实践总体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种种数据显示,现在中国正处于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重大战略期,这同时也是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重大机遇。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高校,北京交通大学与国家发展、行业进步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一方面保持和强化轨道交通学科体系的特色优势和领先地位,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学科群;另一方面,学校拓展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加强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建设,培育新的优势特色学科。
建校12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输送了十余万人才,其中为中国交通领域行业企业培养了大量领军人才及高端人才。学校更是参与和推动了中国交通行业发展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进程,铁路六次大提速、大秦重载铁路、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城轨交通、综合交通、智能交通、高铁“走出去”……在一系列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领域和划时代工程建设中展现了创新的力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参与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参加此项目的高校中排名第一。主持的“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的研发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相关成果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实施,能否在新一轮建设和发展中抓住机遇、赢得先机,事关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和未来。
北京交通大学早在2012年就通过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学校应在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下,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标,深化科研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确保在“双一流”建设中实现新的突破。
引进培养更多“金字塔尖”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创新驱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金字塔”尖端的领军人才和科学大师少,各类科技人才主体活力不足,潜能释放不够。而这也间接导致了科研成果多、原创重大成果少,科研产出多、实际应用少,创新成果多、落地转化难等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行业特色高校一要以高端行业人才引育为重点,坚持重点引进、重点培养的思路,以分类管理、合同约束、考核评估为基本原则,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人才,积极促成“以才引才”和“团队式引才”,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凝聚一个团队,带动一个学科”。二要以用人机制改革为突破口,营造“尊重人才”的政策环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尊重科学研究基本规律基础上,建立以促进绩效提高和专业发展为导向,以高水平、标志性创新成果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和政策支持。要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安家落户等后顾之忧,鼓励人才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三要以激励机制改革为抓手,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要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决策和支配空间。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分类评价改革,鼓励教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努力营造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要根据国家政策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依靠协同创新增加核心技术供给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旧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现象凸显,多数行业大而不强,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不足。要抢占科技创新未来制高点,打造发展新优势,行业特色高校一方面要坚持国家战略和科学前沿导向,主动在国家发展紧迫需求以及可能产生革命性突破的重点方向和热点领域进行布局并谋求率先突破,加强学科体系的基础建设;一方面也要依托优势学科群,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积极打造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
做好协同创新,高校要在“协同”上下功夫、做文章。首先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宗旨,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组织创新团队,形成以需求为牵引、“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发展模式。其次要深化科技成果产权等机制改革,保障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顺利进行。最后,要努力打破内部体制壁垒。坚持开放共享理念,推进组织管理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要素共享。
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个第一要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高校发展第一要务,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是产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这些产业所需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知识储备,具有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行业特色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和产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内外高水平实践平台建设,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和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创业指导中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合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还要推进立德树人环境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担当意识。着力培养既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又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
毋庸置疑,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要求高校不能仅满足于支撑行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还要着眼未来,形成新兴产业,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贡献。在这样一个宏大命题和改革进程中,需要行业特色高校自觉担负起重要责任与使命。北京交通大学将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努力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一流大学发展新路。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宁滨
(责任编辑:阳光)
下一篇:鄂晋青藏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